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心理健康 > 心灵探秘
大学生自卑心理问题的成因与矫治
发布时间:2009-12-11 10:23     来源:君健网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自卑心理自卑心理的成因自卑心理的矫治摘要:在
大学生存在的诸多心理问题中,自卑心理是较为突出而且影响力较大的一种不健
康心理。本文主要论述探讨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与矫治问题。

    目前,在大学生存在的诸多心理问题中,自卑心理是较为突出而且影响力较
大的一种不健康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由于某些生理、心理或社会诱因引起的一种轻视自己,认为自
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状态。据有关调查结果表明,自卑心理是部分大学
生中存在的一种心理亚健康状况,在个别情况下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重
视和研究自卑心理对大学生的影响,是高校领导、教师尤其是思想教育工作者、
辅导员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能否有效抓住学生的心理,
诊断准疾病的病因,再根据病情的不断发展变化,有目的地对症下药,考验着思
想教育工作者的水平和素质。事实上,要引导好具有这种心理疾病的学生需要很
长的时间,因为从学生本人而言,从对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到能建立在一定
基础上的沟通,最后建立一种彼此之间无话不讲的师生关系,这要依赖于思想教
育工作者的全身心投入。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1.家庭因素。这是目前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一个重
要因素,尤其是在高校实行收费制度之后,这一因素的作用也就日益明显起来。
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而每个家庭的状况也是千差万别的。一些出生于工
人、农民家庭的大学生,因父母没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或者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同那些出身于大城市、干部家庭、高知家庭、大款家庭的同学形成较强的反差后,
容易在心理上觉得在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方面比别人" 矮了一头" ,从而在大
学的学习、社会生活适应过程中产生" 先天不足" 之感。在这种自卑心理的支配
下,他们在学习、生活和与人交往中,很难表现出开朗乐观、大度潇洒、无忧无
虑和充满自信,相反会因为经常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自觉不自觉地减少了与教
师、同学之间的交往。由于正常的交往受到不正常地压抑,越发强化了这一不健
康心理,以致陷入" 恶性循环" 而不能自拔,轰动一时的马家爵事件就是典型自
卑心理的最终结局。

    2.社会因素。当今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不断变化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学
生作为一个具有自身特征和文化形态特殊的群体,生活在社会之中,必然要时时
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对一般的大学生而言,他们能较快地接受改革开放和市场
经济的新思想、新观念,能够正确看待各类社会现象,并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新情
况的能力,这无疑是值得倡导和庆幸的。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社会生
活中的某些因素和变化正在直接影响和困扰着当代的大学生,并导致他们中的一
些人产生认知和行为上的一些偏差。特别是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加大,使
得一些学生产生的危机感、紧迫感不能得到有效地释放,从而加剧了自卑心理的
产生和发展。

    3.个体因素。由于个体生活背景、阅历及成长道路的不同,大学生在生理发
育、文化素养、智力、气质、能力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异和不平衡性。在大学学
习和生活中,一些自感能力一般又无特长的大学生,看到别的同学有的能歌善舞,
有的能写会画,有的能说会道,就越发感到不如别人,经常处在羡慕和自责的叹
息之中。这种自卑心理一经形成,便会发展到不敢表现自己、不能正视自己的程
度。

    4.挫折因素。一些自认为在中学时期知识基础较好,尤其是在班级、学校有
一定能力和特长,或是在学习上为前一二名的大学生,在中学期间受到教师的重
点呵护、同学们的敬佩,赞扬声多于批评和冷漠,考入大学后看不到昔日的光彩,
无论名次还是教师的重视程度,与以往相比反差过大,优越感很快丧失,加之把
期望值定得过高,成就感难以建立,甚至产生强烈的挫折感。为了维护自己的自
尊心,对某些有竞争性质的活动便采取自动" 退避三舍" 的态度,显示出一种自
卑的倾向。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矫治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克服和摆脱自
卑心理的困扰,除了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
观外,更应注意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矫治。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
其进行指导:1.使其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卑心理的危害,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
从心理学分析,自卑心理实际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只是这种防御是消极的防御。
一个人的自卑心理形成后,对自己的能力评价很低,不敢大胆地、主动地与人交
往,会逐渐地疏远别人,从自我孤独发展到自我封闭,与周围的人形成一道无形
的高墙;这种状况又会使别人对他形成不良的看法,更为远离和回避他,从而反
过来进一步加深他的自卑心理。要让有自卑感的学生学会发现自己的优点,客观
地分析自己,找出自己身上的优、缺点,作出比较正确的评价。在生活和学习上
以及与人交往中扬长避短,相信自己,不断发挥、挖掘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2.引导其学会正确看待成败,不断提高自己的挫折承受能力。遇到失败和挫
折后要能够正确分析主、客观原因。虽然有时失败、挫折是由于某些客观原因和
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但是很多时候却是由于设定的期望值不当造成的。适当调
整期望值,经过努力实现目标,在此基础上再稍提高些目标,再经努力实现。每
一次的成功都会带来喜悦、带来信心,这样,不断实现目标,不断增强自信,长
此以往,自卑心理就能得到逐步克服乃至摆脱。

    3.帮助其塑造良好性格。人的自卑有时来源于心理上的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
有了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就会抑制自信心,增加心理紧张。如果多给自己一些
积极的心理暗示,就可以使自己在面临困难时增加战胜困难的信心。自卑心理较
强的学生多数有性格内向、胆小、多疑、处事谨慎、优柔寡断、富有想象力、不
善社交、应变能力较弱等性格特点。这些特点,有利有弊,但是对于自卑心理的
克服和摆脱,是弊大于利。所以应该指导和帮助这样的学生加强锻炼,塑造自己
的良好性格,增加积极的心理暗示,将不利的性格特点转化为有利的特点,以增
强心理优势。

    4.要求其明确奋斗目标,执著地去追求。一个有远大目标和理想、生活充实
的人决不会自卑。要教育、指导那些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自卑感的大学生树信心、
立壮志,正确认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优势获取成功,以成功战胜自卑。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教育、开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短处,更要
认识自己的长处,不能因为自己某些方面存在的不足而轻视自己甚至完全否定自
己,放弃理想追求;另一方面要鼓励他们勇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增长才
干,比如目前在各个高校进行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各类挑战杯赛是锻炼大学生的
极好课堂。只要积极参与,就会不断增强自卑学生自身的能力和自信,最终摆脱
自卑心理的束缚,走出自卑的阴影和误区,健康地参与学习和社会活动,并最终
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有益于家庭、社会的人。

分享到:

大学生心理健康小贴士  上一篇 | 下一篇  大一新生如何适应大学新生活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