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心理健康 > 心灵探秘
精神疾病=心理问题?
发布时间:2009-05-31 10:59     来源:君健网

  答案是肯定的。一个人可能在焦虑方面,已经达到焦虑症的程度,但是在忧郁方面,还不能达到忧郁症程度。这时候,我们只能说:他有焦虑症,但是合并有忧郁的心理障碍。

  有些时候,同一个障碍症,却会出现不只一种症状,例如:边缘性人格违常患者,经常同时出现焦虑、忧郁、恐慌、被害妄想等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同时下焦虑症、忧郁症、恐慌症、妄想症四个诊断。我们只能诊断一个‘边缘性人格违常’而已。诊断要精准,在足以解释全部病情的前提下,诊断越少越好。

  为了达到精确诊断的目标,光靠几分钟的问诊是不够的,每一个症状,都必须经过精神病理学的分析,才能够厘清。在完全厘清之后,往往会符合不只一个诊断,这时候,必须利用诊断学技巧,才能选择出一个最精准的诊断。

  就以幻听为例。医师绝对不能单单问:‘你会不会听到一些别人听不到的声音?’就此肯定或否定幻听。因为很多有幻听的患者,会认为别人也听的到,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倘若医师这样问,一定会错失这些患者。

  所以光是幻听,我们必须确定声音的质量,确定音源,确定语音内容,确定性别与人数等等。所以问句必然包括:‘你是听到的?还是脑海中浮现的?’、‘那些声音是讲话声?还是音乐或噪音?’、‘有几个人在讲话?’、‘他们是对你讲话还是彼此交谈?’、‘他们知道你心中的想法吗?’、‘他们是男生还是女生?’、‘他们距离你有多远?’、‘他们会不会停下来休息?’、‘为什么他们要来找你讲话?’等等。

  所有的症状都是如此,不管是分析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厘清所有的症状,才能进行更复杂的精神病理学,最后才能诊断。根据国外的标准,精神科门诊,一位患者至少得谈上一个小时,理由就是在这里。精神医学是慢工出细活的,不管医师医术有多高明,不花时间,不下苦工,表现一定不会太好。倘若诊断不够精确,治疗时间可能就会拉长,徒然增加医疗费用与精神耗损。

  到这里,您应该已经了解,不管是‘精神分裂症’、‘躁郁症’、‘忧郁症’、‘强迫症’、‘恐慌症’、‘畏惧症’、‘创伤后压力症候群’、‘身心症’、‘人格障碍症’、‘暴食症’等等,所有诊断都只是一种分类而已。

  学者自然不会满足于这样的分类,他们会进一步研究。到目前的研究发现:这些疾病可能跟基因、脑内化学物质有关,但是跟家庭问题、压力事件也有关。但是究竟是什么样的关联,那就没人知道了。而每一种疾病与上述因素的关联性也差很多。诸如躁郁症与忧郁症,躁郁症的遗传因素就比忧郁症来的强烈。

  但是,医师们通常没时间解释这么多,所以往往跟患者讲:你的问题就是脑内化学物质不平衡。其实正确的说法是:‘你的问题可能跟脑内化学物质不平衡有关。’但是,许多热心的志工与非专业的助人者就会自动简化为:精神问题‘就是’脑内化学物质不平衡造成的。

  所以,精神科医师经常开药给患者。但是,这些药物的原理到现在还是不明白。我们唯一知道的就是:经过实验证实,有些人服用这些药物可以减轻病情,不知何故,对一些人就是无效。另外,药物的疗效通常只维持在服用期间,一旦停止药物治疗,复发率就很高。如果要有根治的效果,只有心理治疗办得到,但是效果又很慢。可想而知:最好的疗法就是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并用。

  当您读到这里,您已经对于精神疾病与心理障碍有了基本的认识。接下来,就是要对个别的疾病与障碍,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了。

  在开始下一个动作之前,我们要再度强调,‘现象’、‘症状’、‘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三者是不同的。就以忧郁为例:痛失亲人的时候,多数人会出现忧郁的‘现象’,但这是正常的,跟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无关。但是人们通常经过几个月以后,这种悲痛感就会消失,生活在度恢复正常,倘若没有,忧郁情形继续持续,那么就变成了一种‘症状’,而且往往可以找到一些‘心理障碍’。但是,一个人如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就莫名其妙严重忧郁,如丧考妣,这时候,他的忧郁就不只是现象,也不只是症状或心理障碍,而是一种‘忧郁症’了。

分享到:

六个不用担心的心理问题  上一篇 | 下一篇  十大现象告诉你心理在老化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