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心理健康 > 心灵探秘
别当网络谣言的传播者
发布时间:2013-08-30 03:28     来源:君健网

  最近,网络推手“秦火火”彻底火了,只是他成名的方式跟预想不一样——因长期在网上造谣传谣被刑拘。连日来,国家重拳打击网络谣言,并将网络“大谣”们造谣传谣的低劣手段公之于众。

  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统计,仅2012年3月,有关部门清理的各类网络谣言就高达21万余条,微博是谣言重灾区。法制网调查显示,2012年的网络谣言中,51.7%源自微博。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抽样调查发现,微博传谣比例占28%,其次为论坛。

  什么时期都有谣言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原所长张侃说,谣言存在于任何社会及社会发展阶段。由于人们总会在某些领域一知半解,对某些事物有理解偏差,就产生了“谣”。

  在古代,“谣”本指“谣谚”,如民谣、童谣等,是民间的诉求方式,如诗经中的“风”,如今是国学经典。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谣言逐渐演变,开始为政治、经济等服务。如二战时期,英国和德国之间多次使用谣言打击敌国民众的心理。如今谣言大致分两类:一是毫无事实或科学依据的信息,发布者或传播者往往信口而来,没有事实或科学依据;二是“谣诼”,带有主观恶意,并有诋毁、诬蔑的性质。

  网上传谣责任小、获益大

  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导师张学新说,谣言传得火与心理原因息息相关。

  首先,网络推手和网络红人的出现推动了谣言的传播。他们怀着争名逐利的目的,把道德抛诸脑后,不惜尝试一切炒作手段。由于网络言论具有随意性强的特点,即便发表了不恰当或不准确的言论,发言者只需修改或删除,就可弥补错误。加上法律对造谣者处罚过轻,降低了造谣传谣的成本和代价。

  其次,谣言和不实信息能满足网络受众的不同心理需要。其一,谣言能告诉大家许多事实的“真相”,给人安全感;其二,谣言可供无聊的人找乐子,提供茶余饭后的谈资,如“秦火火”说的“李双江之子非亲生”等;其三,不少谣言能让人们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如“动车事故中意大利遇难者获赔三千万欧元”的谣言让一些人“恍然大悟”:原来社会如此不公正,怪不得我生活得如此艰难;其四,一些低级可笑的谣言能给人心理安慰,如“转发本微博能获得好运”等。

  最后,当下流行的自媒体让志趣相投的人组成圈子,大家看法大都一致,对彼此言论更信服,使信息传播达到心理“共振”效果。信息量大,不少人走马观花,看到的东西没经过大脑就随手转发,在“旁观者效应”的支配下,抱着随意、不负责任的心态,成为谣言的传播者。

  不知不懂就不传播

  张侃说,没有事实或科学依据的谣言会误导公众,混淆视听,危害社会。如许多五花八门、未经求证的“健康常识”可能威胁公众身体健康。许多耸人听闻的谣言甚至造成社会混乱、公众恐慌,对人的心理发展和道德建设造成伤害。例如,几十年来,“雷锋精神”一直是国人的骄傲,“秦火火”对雷锋的诋毁和污蔑不仅引起人们的质疑和愤怒,更损害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影响其成长。打击此类谣言,才能净化网络风气,重塑社会道德。

  抵制网络谣言,要做到让谣言止于智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只传自己知道的。张侃建议,在微博上发言要慎重,在自己熟知的领域做一个好的传播者;面对不了解的话题,要多提问、多思考、少发言。作为一个粉丝量高达97万的“大V”,张侃的微博言论非常严谨。对心理学话题,张侃的老本行,他会用数据和理论对不科学之处加以质疑或一针见血地指出。对其他领域话题,张侃会对可疑之处提出一系列逻辑清晰的质询,让关注他微博的人都能随之思考。这种严谨、思路清晰的作风值得我们每个信息传播者借鉴。

  张侃最后呼吁,政府要做最大的智者。想让不负责任的言论少一些,需要国家先行一步。在任何领域因言论不当造成社会恐慌、伤害性事件等恶果,有关部门都应追究造谣者的责任。

分享到:

关于梦的6个心理疑问  上一篇 | 下一篇  网络时代别让“搜”替代“思”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