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4日,济南市一名六旬独居老人被发现死在文化东路一宿舍内。民警进门后发现老人已经死亡多日,尸体已开始腐烂,并散发出阵阵恶臭;2011年5月12日,贵阳市一对老夫妻死在家中,遗体腐烂,环卫工清扫楼道才发现异常,女儿赶来后说:一个月没来看,没想到父母就走了……
最近,时常会看到独居老人死在家中数日都无人知晓的报道,心痛之余又不得不思考,这是什么造成的。日前,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山东新忠心理咨询研究中心的首席心理咨询师武新忠。
独居、空巢是不可避免的
武新忠说,可能大多数人看到这种信息,首先指责的对象会是老人的孩子。确实,这也有一定道理。现今社会,年轻人结婚后大多会搬出去住,这就导致了越来越多独居老人的出现。
而且,人们对孩子的关注远远超过对自己的父母。孩子代表着未来,每个人都在他身上倾注了太多的希望。相比较而言,老人已经奉献完自己的一生,逐渐沦为子女的包袱,家庭的累赘,社会的负担。这就造成了人们过于关注孩子而忽视老人的现象。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一下子使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转变几乎不可能。
不同心态 不同人生
武新忠说,这里,我们不讨论社会责任和道德的问题,只是说说老人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努力使自己的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身边,经常可以看到,有的老人,即使孩子不在身边,老伴又离自己而去,他的生活依然多姿多彩,身边亲戚朋友一大群,每天都乐呵呵的,过得很充实。人缘好,别人跟他交往起来很舒服,所以都愿意跟他亲近,这种人被称作“智慧老人”。
还有一种老人,他们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已经从照顾别人的人变成需要照顾的人,被社会、儿女“抛弃”,又无奈自己没有“独立生存能力”。自从孩子离开身边,便每天独来独往,从不主动与人交流,感觉自己孤苦无依,自己的事情一概不对外人讲。这样下去,万一哪天发生意外,也不会有外人知道。
晚年生活状态由自己决定
“人到晚年的生活状态其实是人的一生所积累的体现,”武新忠说:“不要以为自己老了,就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坐等生命结束了。人是要终身成长的,每个人都要把自己当做半成品来看待,只要活一分钟,就要充实一分钟。人老了,一样可以主宰自己的生活,不要一味的等待。幸福的晚年生活是靠自己努力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