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心理健康 > 心灵探秘
跟孩子一起学习管理情绪
发布时间:2010-04-12 10:06     来源:君健网
    可能大部分爸爸妈妈小时候接受的情绪引导都是这样的:难过了——— “小事情没啥好哭的!”生气了——— “不许嚷嚷!快把玩具让给弟弟!”委屈了——— “输一次比赛没事,下次注意吸取教训就行。”害怕了———“勇敢的宝宝不怕!”

    给情绪起个名字

    孩子认识情绪,就像认识苹果,皮球一样,把一件东西和一个名词对号入座。当妈妈询问:“宝宝今天很开心呀?”——— 孩子就会知道,这种很舒服,让人轻飘飘的,想唱想跳的感觉,原来叫“开心”。

    当妈妈安慰:“宝宝哭了,妈妈知道你很难过,是和表哥分开舍不得吗?”——— 原来这种灰灰的感觉叫“难过”,跟要好的人分开的时候就会有这种感觉。

    语言是一种力量,当我们给一种情绪取了一个名字,也就掌握了一种应对它的力量——— 区分它,用语言来表达它,与人分享它,并去理解他人的这种情绪。

    给情绪自然发育的机会

    帮助孩子认识情绪,首先要做的是:不阻断孩子自然体验情绪和处理情绪的过程。

    孩子游戏失败,“听话!不听话怎么能做得好呢!”——— 他尚懵然,不知道什么叫“挫折”,咱们先教他“沮丧”了。

    赶车,“糟了,瞧,不该磨磨蹭蹭吧?太晚了!”他尚不会感受“紧迫感”呢,咱们先预习“焦虑”了。

    孩子得到优良考卷,“别翘尾巴,考100分的人多了!”孩子正在体会“欣喜”呢,却轻易被定义为“得意”了。

    很多教育学理论认为,学龄前儿童不应该太早参加比赛输赢的竞争类项目,而应多使用开发自我的项目,如与家里人一起自由地跳舞、做手工、游泳、爬山等等。这不仅为了保护孩子的人身安全,避免运动伤害,也防止竞赛的结果抑制或者影响某种情绪的表达。

    很多妈妈想着让孩子在各个领域表现出色,安排孩子参加各种比赛,孩子可能在心理上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提前暴露在过于强烈的情绪中而难以化解。

    当宝宝说:“我害怕!”妈妈可不能说:“天黑有什么好怕的呀。好孩子要勇敢!害怕是胆小鬼!”

    当孩子被小伙伴拒绝一起玩,而表现出伤心难过的样子,妈妈也不要急于让孩子马上快乐起来——— “这有什么好难过的,别哭了,来,吃块饼干吧。”

    妈妈要做的是,先接受孩子有害怕/难过/孤单/生气……这些负面感觉的存在。

    当你说“有什么可怕的”,或者“好孩子不当胆小鬼”——— 会在无形中传递给孩子一个观念,害怕是错的,可耻的,不够“勇敢”,缺少“英雄气概”。当这些概念植入了孩子的内心,未来当面对恐惧的时候,也可能会努力地去否认或压抑。

    如果立刻用拥有的快乐代替失去的伤痛,孩子没有体验情绪的机会,就无法领略驾驭情绪的喜悦。他需要找一个平衡自己的方式,排遣情绪,规范情绪,一旦掌握这门艺术,孩子将成为内心拥有强大力量的人。

    示范与引导很重要

    在我们小时候,很多爸妈关心孩子的表现就是努力压下任何情绪的小萌芽,把孩子“塑造”成“竭力完美型”宝宝。当我们把这种方式顺延到孩子的身上,就容易觉得孩子有情绪,是自己“管教不力”的结果,因而内疚,烦恼,甚至冲孩子大发脾气。

    所以教育孩子学习情绪管理,得先认真地反省自己——— “我有没有心烦意乱却不知道自己是在难过生气还是愤怒的时候?”“我能接受自己愤怒,忧郁,嫉妒等负面情绪吗?”“我能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任吗?还是,我习惯于指责别人——— 都是你,让我生气/难过/害怕……”

    “我发脾气的时候,是否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渠道?我能不能做到,改变自己能改变的,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而让自己愉快豁达?”

    补上我们童年缺失的功课,和孩子一起学习情绪管理,一起进步。

    为人父母教会我们很多东西。当孩子一次一次挑战我们耐心的极限,挑战我们情绪管理的极限,不要绝望,不要暴怒,要知道,这是孩子所能给予我们的最好的礼物。
分享到:

儿子动不动就打人  上一篇 | 下一篇  6岁娃拜年上瘾梦中要“红包” 父母...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