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药品食品 > 医药常识
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机制是什么?如何应用?
发布时间:2011-05-24      来源:君健网

    阿司匹林在体内具有抗血栓的特性,能明显减少周围动脉阻塞性血栓形成。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如肾上腺素、胶原、凝血酶等引起的释放)以及抑制内源性ADP5-HT等的释放。因此,它能抑制血小板的第二相聚集而不抑制其第一相聚集。其抗血小板作用机制在于使血小板的环氧酶(PG合成酶)乙酰化,从而抑制了环内过氧化物的形成, TXA2的生成也减少。另外,它还可使血小板膜蛋白乙酰化,并抑制血小板膜酶,这也有助于抑制血小板功能。

 

    小剂量阿司匹林(2040mg)只能抑制TXA2,不影响PGI2;口服0.30.6g,抑制环氧酶的作用达24小时,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达27天。由于血小板每日有l0%更新,且不受前一天服用的阿司匹林影响,故仍需每天服用。长期服用,血小板不发生耐受现象。临床上可用于预防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发生心肌梗死;预防心肌梗死后再次心梗;预防脑血管疾病患者暂时性脑缺血的复发、缺血性中风的发生和脑血管性死亡;对有动脉血栓高度危险的病人,阿司匹林最有效。和双嘧达莫合用可改善下肢动脉狭窄,尤其是血管修复术者。

 

    作为抗血小板药,通常口服每日325mg,也可每日lg,分34次服用。


分享到:

止血药按作用机制如何分类?  上一篇 | 下一篇  抗血小板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