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对转基因的讨论呈现妖魔化倾向。”去年,著名生物技术专家、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范云六院士... |
“现在对转基因的讨论呈现妖魔化倾向。”去年,著名生物技术专家、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范云六院士和她的团队历时12年,培育出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获得了农业部正式颁发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但是各种质疑声也随之而来。她本人不得不多次在各种场合澄清事实。在她看来,了解转基因的人仍然有限。
身为营养与食品安全方面的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也遭遇尴尬。“我从来不承认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是食品安全问题,但我知道老百姓肯定不同意这一观点。”因为食品安全是指有毒有害物质对公众健康的影响,而转基因产品并不是有毒有害物质。“但我仍没法说服老百姓接受这一观点。”
在2月25日举行的农作物生物育种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不少专家在发言中提到,目前在生物技术的宣传上,尚缺乏主动长远的规划,建议建立长期、持续有效机制,建立专业化科普队伍。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朱祯分析,与其他产业相比,生物产业在这方面的呼声更加急切,因为该产业有几个显著特点:与公众关系更密切,同时涉及伦理、安全问题。他回忆说,15年前被视为高科技的转基因被公众热烈追捧;然而,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风向标发生了大转向。因此,政府、科研人员转变观念,将与公众沟通作为工作的一部分,成为必须也应该正视的问题。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毅说,10多年前,欧洲生物安全委员会的一次公众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是不是只有转基因产品中有基因”这个问题,45%的受访者回答了“是”。“现在我们遭遇的正是欧洲12年前发生的事情”,应该加强科普工作力度。
朱祯认为,从时间和精力上来说,科研人员本身难以承担科普工作,同时科研人员的宣传难免有立场不中立之嫌。“科学家有义务去宣传,但不能光依赖科学家。”他建议,应建立专业化科普队伍,队伍人员可以来自传媒、科协等相关人士。他还特别提到,欧盟一些合作的框架协议要求拿出经费的5%用于与公众沟通。“就算其他工作都做完了,这5%没花出去,项目也不能验收。”他认为这种做法值得我国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