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医讯 > 医学前沿
最新成果有助心脏疾病再生治疗
发布时间:2013-10-10 05:17     来源:君健网

  同济大学26日对外公布,同济大学教授首次发现了第一心区特有的标志物:“HCN4”,这一发现对心脏疾病的再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最新一期国际著名医学期刊《循环研究》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医学院梁兴群教授和孙云甫教授的这一重要研究成果。该论文的题目是:“HCN4 Dynamically Marks the First Heart Field and Conduction System Precursors”(“HCN4动态标记了第一心区和起搏传导系统前体细胞”)。


  “长期以来,作为心脏最先形成部分的第一心区,人们对它特异性的标志物却知之甚少。”孙云甫教授介绍说,“此外,心脏起搏传导系统是由特化的心肌细胞组成的,可是这一系统的动态形成和细胞来源,也一直是个未解开的谜。”


  这个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药学院Sylvia Evans教授课题组合作完成的研究结果显示,“HCN4”是心脏发育过程中第一心区的特有标志物;第一心区、第二心区的前体细胞分别参与了心脏起搏传导系统中房室结、窦房结的形成。


  “这一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理解人类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对于心脏的干细胞再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孙云甫说,心力衰竭和心肌梗塞等心脏病大多源于左心室,而左心室正来自于第一心区。找到了第一心区的标志物,就意味着今后可以在心脏疾病的再生治疗中,从人类干细胞培养中,分离、纯化出真正所需要的左心室前体细胞或心肌细胞,从而为更为特异和有效的干细胞治疗奠定了基础。


  同期杂志上,哈佛大学著名学者William T. Pu教授等还就此发表评述文章,认为这一成果为在动物体内识别和分离第一心区细胞提供了可能。利用这一标志物,并结合其它的心脏细胞标志物,是否能够从人类多能干细胞培养中有效分离出左心室心肌细胞,值得期待。


  据知,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后,纽约大学医学院的著名心脏病专家Glenn Fishman教授等对此予以重点推荐,认为该研究的重要贡献,在于阐明了第一心区和第二心区干细胞在心脏传导系统形成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个传导系统动态形成模式。

分享到:

直肠癌患者179例根治术后临床病理...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国科学家揭示H7N9病毒进化路径

评论 
提交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