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医讯 > 医学前沿
征集“甲流血”遭质疑 血清疗法不成熟?
发布时间:2009-12-14 02:52     来源:君健网
   “在目前技术还不完善的情况下,血清疗法不可取!”

  11月12日,一条来自广西的不足40个字的新闻占据了各大媒体的重要版面。消息称,当地成功实践了以甲流康复者血液救治甲流重症患者的治疗方法。

  无独有偶,11月21日,河南安阳甲流康复者小赵捐献的血浆被输入到新乡一名甲流重症患者的体内。

  随即,全国各大城市的红十字血液中心都开始号召甲流康复者和接种甲流疫苗的市民捐献血液。“自愿捐献血液或血浆,为救助危重病人献一份力量,添一份希望”等宣传语不绝于耳。

  记者在卫生部近期颁布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中发现,其中将“甲流血”治疗方法列入最后一种,具体表述为,对于重症和危重病例,也可以考虑使用甲流近期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或疫苗接种者免疫血浆进行治疗。使用过程中,注意过敏反应。

  “我们中心已经储存了14个单位的‘抗甲流血’,一共2800毫升(一个单位为200毫升)。”11月25日,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储备的“甲流血”都是接种过疫苗的人捐献的,但储量尚未达到理想水平。

  记者在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下属一家献血站看到,工作人员会询问每位前来献血的市民是否曾经被确诊甲流并已经康复,或是接种过甲流疫苗已经一个月。如果属于其中一种情况,工作人员就会在捐献者的血浆标签上做一个特殊标记,将这些血液和普通血液予以区别。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做了“甲流血”的特殊标记,但这些血浆中是否含有甲流抗体,还要经北京疾控中心的专业检测才能最终确定。

  据了解,目前已经由北京市卫生局牵头,由血液中心、疾控中心和医院三方协调,计划在未来一段时间,建立“甲流血”的应急储备。

  “用甲流血治疗重症患者。”这一大胆的尝试立即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11月13日,一篇《我国的医疗水平已经回到了100年以前——评广西成功以“甲流”康复者血液救治重症患者》的博文率先对相关治疗方法提出了质疑。

  发表这篇博文的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副主任王月丹博士。11月25日,王月丹在他的办公室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用康复者的血清治疗传染病患者的技术是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研究成果,只不过这是100多年以前的高科技。”王月丹说。

  王月丹也认为,虽然血清疗法在SARS期间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H1N1病毒和SARS是两种不同的病毒。

  “H1N1病毒虽然能使大量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感染,变性、坏死和脱落,产生炎症反应,临床上可出现发热,肌肉痛和白细胞减少等全身毒血症样反应,但一般不会发生病毒血症,也就是说在重症患者的血液中很少发现甲流病毒。而SARS病毒在患者体内很容易就能够检测到。”王月丹说,血清疗法利用康复者血液内产生的抗体来对抗患者体内的病毒,但是,由于甲流患者输入血清,其抗体很难在患者的血液中发现H1N1病毒,因此难以取得很好的疗效。此外,王月丹表示,康复者的血液虽然含有抗体,但抗体要想发挥作用,需要很大的用量。如果对血清把关不严,就更加大了患者感染其他疾病的风险。

  基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考虑,王月丹呼吁有关部门应该立即叫停康复者采血工作和血清输注疗法。“如果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号召采集甲流血的做法就有劳民伤财之嫌。因为采集和保留这些血液制品需要花费大量经费。同时,由于流感病毒会发生变异,今年采集的康复者血浆,在今后的很短时间内可能就会失效,所以大量采集和储备实在是没有必要的。”王月丹说,针对目前重症流感患者,可以尝试其他的方法,国外的科研人员就尝试将重症病人自身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在此过程中向血液中补充氧含量,以此帮助患者康复。此外,香港大学医学院与香港红十字会虽然也在合作收集甲流康复者的血液,但他们的方法是提炼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治疗甲流重症患者。

  王憬惺对卫生部组织采集甲流康复者血浆的部署做出了解释。“以我的理解,号召甲流康复者和接种甲流疫苗者捐献血浆绝不是单纯为了抢救重症患者,这些血液还可以为相关的科学研究所用,比如,通过研究注射过甲流疫苗的人的体内的抗体,可以评估疫苗的有效性。也可以用于甲流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研制等。”王憬惺说,通过组织采集甲流康复者血浆的部署,可以看出卫生部是吸取了SARS的教训,做好出现最坏情况的准备,虽然甲流的疫情目前还不太严重,但是,一旦发生大范围爆发、病毒变异、毒性增强等事件时,为了避免再像SARS期间一样“临时抱佛脚”的困境,这样的准备是需要的。

  记者从北京地区收治甲流重症患者最多的地坛医院获悉,目前,由于技术还不成熟,在临床上还没有考虑采用甲流血进行抢救甲流重症患者的方法。
分享到:

我国艾滋病疫苗研发 创新粘膜疫苗...  上一篇 | 下一篇  新成果:肥胖因菌群失调 调整饮食...

评论 
提交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