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皆要把握好「度」,治疗糖尿病也不例外,既不能治不达标,也不能矫枉过正,否则,很可能前功尽弃。在多年的临床实际工作中,病人经常会出现或左或右的治疗偏差,本文针对最常见的十种情况加以剖析,希望能对广大糖尿病友及基层医生有所帮助。
1. 降血糖过低、过快
糖尿病患者往往担心血糖高,对高血糖比较重视。事实上,低血糖的危害丝毫不逊于高血糖,一次严重的低血糖以及由此引发的身体伤害足以抵消一辈子控制高血糖所带来的益处。轻度低血糖可引起心慌、出汗、头晕、瘫软无力,严重者可导致意识障碍、昏迷乃至死亡。不仅如此,低血糖还会增加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诱发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脑血栓等)、增加死亡率。另外,长期慢性低血糖还会影响智力,导致痴呆(特别是老年人)。
2. 吃得太少或偏食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对降低血糖、减少药量、控制体重十分重要。但是,控制饮食并不等于「饥饿疗法」,而是在确保患者代谢所需的前提下,适当限制食物的总热量,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多样化,以保持营养均衡。过度节食或者偏食,不仅会造成全身乏力、营养不良、贫血、饥饿性酮症以及机体免疫力下降,还会导致低血糖后血糖反跳性升高,加剧血糖波动。此外,饮食治疗不能搞「一刀切」,对某些特殊人群,如糖尿病孕妇或明显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应当适当放宽饮食控制。
3. 过度追求减重
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减肥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降糖药物的疗效。糖尿病人宜将体重控制在标准体重范围为宜,绝非越瘦越好。因为过度消瘦会导致营养状况恶化,机体免疫力致使及抗感染能力下降。而且,消瘦患者由于肝糖原储备降低,对低血糖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增加。
4. 运动强度过大
运动疗法也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之一,适当的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益处多多:可以增加能量消耗,辅助降低血糖,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等等。但运动一定要循序渐进,运动强度不宜太大,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剧烈的运动(属于「无氧运动」)可以兴奋交感神经,导致儿茶酚胺等胰岛素拮抗激素的分泌增加,使血糖升高。此外,如果运动量过大(尤其是在空腹状态下)、运动时间过久,还会显著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5. 过分依赖降糖药物
治疗糖尿病仅靠药物远远不够,还需要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后者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有些患者片面地认为只要吃上降糖药,就可以放心地敞开肚子、随意吃喝了,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如果不注重生活方式干预,一味地靠增加降糖用量来控制高血糖,不仅效果不好,反而会因为药量过大而增加药物副作用。
6. 对胰岛素过于抵触
有些病人担心胰岛素有成瘾性,或是嫌麻烦怕疼,因此,对胰岛素当用而不用。事实上,胰岛素既不是鸦片,也不是麻醉药品,而是一种生理性的降糖激素,根本不存在成瘾性的问题。至于是短期应用还是终身应用,则完全取决于患者自身的病情,尤其是自身胰岛功能状况。事实上,对初诊时血糖较高的糖尿病患者实施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助于保护和修复胰岛功能,有些患者甚至可以完全停药,单靠饮食控制便可降血糖维持正常达数年之久。
7. 病情监测太相信自我感觉
血糖监测十分重要,它可以帮助患者了解病情,指导临床用药。但有些患者平时很少监测血糖,治疗用药全凭自我感觉。症状明显时就吃药或增加药量,没有症状时就停药或减少药量。事实上,自我感觉不能更不可靠,有些病人,特别是老年人或有神经病变的患者,无论是血糖高还是低,往往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发生危险。因此,病情监测光凭感觉是不可靠的。
8. 对疾病过于恐惧担忧
糖尿病控制不好的确危害很大,但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只要病情控制良好,患者完全可以像健康人一样长寿。整日忧心重重、寝食难安,不仅于事无补,相反,还会引起血糖升高及波动。因此,患者要尽量卸下包袱、放松心态,坦然正视现实,积极配合治疗,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血糖的平稳控制。
9. 对疾病太疏忽大意
有些患者觉得糖尿病除了血糖高点,既不影响吃喝,又没啥不适,因此满不在乎,既不控制饮食,也不正规用药。殊不知,糖尿病往往是「秋后算账」,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各种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如失明、肾衰、心脑卒中等),到那时候,恐怕吃后悔药也来不及了。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积极治疗,切不可疏忽大意,否则日后只会自吞苦果、悔之晚矣。
10. 治疗过于依赖医生
良好的血糖控制,不是医生单方面的事,它需要患者及家属的积极参与。再好的治疗方案,也需要通过患者配合来落实。糖尿病患者大多数时间是在院外,因此,糖尿病患者要不断学习糖尿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而不能完全依赖医生。
做到「四不」血糖稳 上一篇 |下一篇 糖尿病故事:低血糖多留个心 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