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中医讲堂 > 中医文化
祖国医学的“天人相应” 中医典故
发布时间:2009-11-11      来源:

  祖国医学自诞生起,就凝重地集结了天人相应的思想,认为:天人一理”、“人身一小天地”的观念。

  《黄帝内经》里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指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化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最早提出天人相通思想的是孟老夫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应当指出,早期孟老夫子所谓的"天",含有一定意志的主宰之义,而到了宋明清时代,这个“天”就是指客观纯粹的自然和宇宙。

  祖国医学中的养生观,尤其体现了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思想,“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内经进一步强调:“天气,清静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维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内经的着者断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背)之。 ”

  中国古代圣哲反复强调的,就是“天人相应”的思想。可以有把握的断言:“天人相应的思想是中医的精髓”.两千年后的今天,当人类被大自然惩罚的伤痕累累的时候,终于明白一个道理,人定胜天基本上是句空话,“合于自然,顺乎自然,应于自然”才是人类明智的抉择。

  西方的早期的哲人有无类似的思想呢?有!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的理论体系,强调的就是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他说“我决不坑害患者,绝不对患者做坏事,我只一心想尽我所有的能力和判断力来利用养生法救人。”

  天人相应的思想,其实质是“天人和谐,天人统一”,而不是天人对立。有人提倡“做大自然的奴隶,做社会的主人。”这句话似有偏颇,其实不无道理。

  现代科学的发展,也观察到了如下现象:如高温可使大脑的某些功能,像注意力、精确性、运动的协调性、反应的速度降低。气压降低可使空气的氧分子压降低,令人感到胸闷不适。干热的焚风天气出现时,可引起头痛、眩晕、烦躁、抑郁、激动、使人反应速度减慢,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大气中的电磁干扰可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的反应速度减慢,从而易发生事故。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时,心肌梗塞发病增多。日食发生时,高血压病人血压可升高,心电图可见心肌缺血加重,对于具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满月不是带来欢乐,而是易发生出血。

  流感是目前最难制服的流行病之一,被称之为“百病之源”。英国科学家通过对280年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流感大盛行都发生在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时候。这一发现,充分证明了流感的发生受太阳活动的制约,这一结论已被当今科技界所接受,不少国家已在利用太阳活动的预报,预测流感的发生与流行。

分享到:

健康长寿与成语典故 古墨飘香  上一篇 | 下一篇  阿胶与医学家、地理学家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