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保健养生 > 四季防病
气温骤降谨防心血管疾病发作
发布时间:2011-12-07      来源:

  受访专家/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杜作义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盘玮

  图/东方IC

  冬季悄然来临,气温一下子骤降10℃,心血管疾病患者面临寒冷考验的季节到了。昨日,记者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了解到,该院心血管患者明显增多,床位爆满,走廊也增添了不少床位。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杜作义告诉记者,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以心梗、心衰等影响最为明显。专家提醒,有心血管疾病患者要使心脏“安全过冬”,必须注重日常生活的保健,在饮食、生活、药物等方面加以调节。

  A

  寒冷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常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为什么温度偏低的冬季,心血管疾病的发作率远高于其他季节?杜作义解释,由于天气寒冷,为了维持身体体温,全身的血管一直收缩状态,以致血管阻力增强,血流不畅。

  血管收缩会出现两个方面的危害:一是血压升高;二是为全身供血,心脏需更加努力泵血,其耗氧量增加。血压升高之后,会引起心梗的高发及心衰的发作或加重。加上心脏耗氧量的增加,又会加重心绞痛发作的频率,疼痛严重度更明显,甚至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B

  心血管疾病有低龄化趋势

  “这两天气温骤降,就有一个25岁的年轻患者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来我院就诊。”杜作义介绍,这位李先生是一名厨师,酷爱美食,身高只有1.7米,体重却有180多斤,平时喜爱吃高脂食物,体型肥胖,又少运动。像这种情况,遭遇天气突变,是很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

  “每年这样的年轻患者都有十几例,心血管疾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目前心血管疾病已出现低龄化趋势,四十岁左右的人有一个发病增长的趋势,原因诸如工作压力大、缺乏锻炼、饮食不规律、喜爱吃高盐高脂的食物等都有可能诱发。

  C

  留意心血管疾病发出的“信号”

  “发现有持续的胸前闷胀感、头晕、气喘等现象,不要掉以轻心,要尽快就诊,因为这可能是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前兆。”杜主任说,高血压病人早期可能一点感觉都没有,但有的人仅仅表现为头昏脑涨、精力不够,多数人误以为是“休息不够”出现这种现象,其实是高血压所致。

  “冠心病患者则可能会在活动时明显感觉到胸口有闷胀感,上楼梯或运动时不够气,使得活动受限,不敢运动。有的人不在意,有的人则会误以为是‘胃病’的问题。”

  Tips

  做好冬季预防措施

  心血管患者要做好冬季预防措施,主要从改变生活方式、控制好血压、合理用药等方面入手。

  (1)注意保暖

  在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格外注意保暖。特别对于生理机能减退、抗病能力减弱的老年人来说,疾病更易发作或复发。外出的老年患者应准备足够的御寒衣物,以免突然进入寒冷的环境中,因温差过大而发病。

  (2)饮食清淡

  “很多人冬天都喜欢吃火锅,广州人也爱煲汤,殊不知火锅属于高脂高盐食物,老火汤也属于高脂食物。”杜作义指出,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避免高脂、高盐、高胆固醇食物和太多进补,应选择清淡、少盐的食物。

  (3)不宜晨练

  心血管疾病患者冬季运动要在温度较高的时间段进行,如中午或下午;尽量避晨练,因为早锻炼会有冷刺激,从而加重心脏负担。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但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必须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控制好运动量,切忌避免强烈的体育运动,如登山、快跑等。

  (4)控制好血压

  由于冬天时高血压病人较春夏时血压高,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定期监测血压的变化,定期复诊,如果血压有波动要及时就诊。杜作义说:“气温降低时降压药的品种可能要进行调整或加大使用剂量,患者需要根据医嘱合理用药。此外,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存在一些脑中风、心肌梗死的危险,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发作。”

分享到:

冬季谨防三类疾病  上一篇 | 下一篇  专家称雾霾颗粒越细越入肺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