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优生优育 > 亲子教育
抠啊!挖啊!可惜了好皮囊
发布时间:2013-04-16      来源:

  身上长了疙瘩,我们可能会用手指甲抠一抠,否则心里就不爽。有些人逐渐形成抠皮肤的坏习惯,越抠越过瘾,结果把全身的皮肤都抠烂了,更有甚者容貌尽毁, 最后奄奄一息。这种不可思议的“皮肤搔抓症”既有强迫症的行为特点,也有成瘾的心理特点,但都不容易治疗。因此,我们要对内心出现的抠挖冲动多加警惕。

  病因:抠挖相当于吸毒成瘾?

  湿疹、牛皮癣、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导致抠皮肤的行为,精神病和智力障碍患者也抠,但这都不属于皮肤搔抓症,因为后者有着独特的原因。

  神经科学家认为,皮肤搔抓症是患者大脑某个区域兴奋度上升,对紧张的感觉做出了不良应对。他们感觉皮肤受到污染或者不完美,就想把皮肤抠好。抠皮肤的冲 动与多巴胺有关,研究发现可卡因、冰毒等“多巴胺激动剂”类毒品会让人感觉皮肤上有蚂蚁爬过的感觉,大脑无法压抑抠的冲动。

  有心理学家 认为,专制的父母教育方式不当,令孩子敢怒不敢言,情绪受到压抑就引起抠挖行为。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脑科医院心理行为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杨理荣推测,患者幼 年可能被父母忽视,为得到关心而抠挖皮肤,内心也得到满足。因此父母切忌吓唬孩子“不要你了”之类,以免诱发抠挖。

  诱因:青春痘和蚊子叮包要hold住

  皮肤搔抓症又称病理性揪皮等,杨理荣认为“抠皮症”更贴切——患者反复抠自己的皮肤,尽管感到疼痛,但内心感到快乐,于是越抠越深,直到流血。抠得最多 的是脸,此外还有手臂、小腿、背部、头皮、肢体末端的指甲和外皮等。大多数患者有一个喜欢抠的地方,抠伤后只好抠别的地方,等那块“宝地”伤愈后继续抠, 因此他们手上、腿上或脸上布满新伤旧疤。不同人抠的习惯不尽相同:有人每天抠几次,也有人一抠就是几个小时;大多数人用手指抠,少数人用镊子等工具抠。

  这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患者感到紧张、焦虑就忍不住抠、咬、挠自己的身体表面,往往是看到自己的皮肤出现疤痕、结痂或者不平整后开始的,例如被蚊子叮了以后皮肤起了一个包,心里就感到不爽,要反复抠才舒服。

  国外调查发现,皮肤搔抓症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4%~5.4%,女性比男性更为常见。在正常人中,也有63%的人喜欢抠自己的皮肤。一项调查发 现,47.5%的患者在10岁之前就已发病,也有人到了30~45岁才发病。很多患者在青春期发病,正是从抠青春痘开始的,青春痘消退了,这种强迫性的习 惯却保留了下来。失业、婚姻矛盾、亲友死亡、意外怀孕等事件造成的压力也容易诱发抠挖。

  后果:抠毁了容颜,挖出了动脉

  抠伤皮肤容易造成感染,恶化可变成败血症。反复抠烂皮肤还会形成疤痕,造成毁容,有的人皮肤受损严重还需要做植皮。据国外报道,一名女子在自己的鼻梁处 抠出一个大洞,要做整形手术修复;一名48岁女子抠穿了颈部的皮肤,一直挖出了颈动脉。杨理荣指出,抠面部的“三角区”是很危险的,皮肤感染后可能侵犯到 颅内而致脑炎,甚至出现硬脑膜外脓肿,严重时可出人命。

  在心理上,患者抠的时候会有快感,感觉轻松了,但抠伤自己又会引起强烈的愧疚、 羞耻感,进一步增加自残风险。调查显示,患者中有12%想过自杀,11.5%尝试自杀。很多人还有其他问题,例如焦虑、酗酒、吸毒、拔毛癖、强迫症、躯体 变形障碍等,有15%的人住进了精神病院。

  抠皮肤还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为了掩饰自己的毛病,他们终日不出家门,大热天穿长衫长裤,还用绷带、化妆品覆盖伤痕累累的皮肤。手足被抠坏后,他们打字、走路时疼痛不已。他们在职业、婚姻等也会碰到很多困难。

  尽管后果严重,但多数患者不会主动求医。调查发现仅30%~45%的患者会寻求治疗,可能因为他们觉得很难为情,或者以为没有得治了。

  治疗:严重时戴手套也不管用

  皮肤搔抓症的冲动类似强迫症,很多学者便用治强迫症的抗抑郁药、止痛药等治疗。结果显示,这些药物有的可以减少抠挖行为,有的可以降低抠皮肤后的快感,但是临床试验的证据尚且不足。杨理荣称,药物治疗对抠挖行为本身疗效不好,但可以治疗伴发的抑郁、失眠等问题。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冲动控制障碍诊所的研究员布赖恩·奥德拉格与精神病学教授乔恩·格兰特认为,抠挖能给大多数患者带来快感,而且他们没有摆脱不了的强迫 想法,因此更像是一种依赖障碍,应该按照成瘾来治。这种思路以心理治疗为主,包括去除习惯的训练、认知行为治疗、脱敏行为治疗等。杨理荣介绍说,按照行为 主义的观点,抠挖行为是反复强化学习而来的,治疗时也可通过反方向的强化学习而消除,可采取以下措施:

  给患者戴上手套,如果爱抠脸就戴上面具。

  如果患者能坚持一段时间不抠就进行奖励。

  做转移注意力的事情,让患者没有时间抠。

  训练患者在想抠时五指合拢并保持一分钟。

  让患者把屁股坐到双手上,坚持不让手抠。

  患者一抠就惩罚,包括口头斥责、罚做运动、朝其喷水等。

  小规模研究发现,这些措施有一定疗效。杨理荣称,这类方法在出现抠挖苗头的时候有效,但发展下去就很难改变了。

分享到:

孩子运动跟吃饭一样重要  上一篇 | 下一篇  总穿粉色的女孩易得“公主病”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