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优生优育 > 亲子教育
过度消费不利孩子健康成长
发布时间:2012-09-26      来源:

    和同学聚餐唱歌、吃顿大餐,买些衣服、购几双鞋,置台电脑、添部手机……在已经结束的这个暑假,不少孩子过得很“惬意”,当然,这惬意是靠父母的钞票来保证的。

    “胃口”越来越大

    同学聚会、游玩是中学生的一大乐事。无论是去公园、游乐园,还是去游戏厅、KTV唱歌,或是去看电影、吃大餐,每一次娱乐,都有不小的开销。

    就读于北京市海淀区一所中学的骆飞(化名),开学上初三。他觉得面临中考,学习会很紧张,所以这个假期要适当放松一下。每次出去打球或去游戏厅,至少花上100多块。这样的消费在同学中很普遍。

    电子产品也是孩子暑假购买的主要物品之一。不少孩子将苹果产品视为理所当然的“必需品”。“iphone4s拿着很有面子,班里大部分同学都有苹果手机了。”即将上小学六年级的苏悦说,除了智能手机,点读机、电子词典、iPad、笔记本电脑,都是孩子们买得最多的。

    此外,正如初三学生秦静表示的那样,买苹果几件套的奖励已经不稀奇了,刚刚从美国回来的她透露,班上很多考得不错的同学都选择了出国游,一般花费都在三四万元。

    对钱没有概念

    在北京中关村一家阿迪达斯专卖店,高一学生顾朝阳正在试穿限量版篮球鞋的,当问他鞋的价格时,他说:“不知道”,最终,他刷卡买了这双近1300元的运动鞋。他说平时买东西很少问价钱,通常喜欢就买,班上不少同学都这样。据了解,少数孩子有银行卡,一些孩子手里有为数不少的零花钱,多数孩子的压岁钱也自己掌握。因为来得容易,花起来也没感觉,不怎么肉痛。

    多数学生表示会向父母要钱或东西,而超过一半的父母会以学习为条件满足他们。家长李先生则坦承,一般来说孩子的消费水平要比父母高很多,在零花钱上不能让孩子跟同学差距太大。暑假伊始,李先生应读高中的儿子要求,给他买了一辆山地自行车。“2000多块。儿子说,好朋友们都有了,我们也不想让他在同学面前有自卑感。”

    中国人好面子,父母的攀比心理给孩子带来很大影响,同在学校里,家长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差,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其他方面。

    补上理财这一课

    现在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投资非常重视,投资的力度也在逐年加大。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家长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很落后,很少有家长去主动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

    有专家认为,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如果孩子没有“当家”理财的经历,很容易花钱大手大脚。父母有必要让孩子从小有机会学习“量入为出”的理财观。从孩子读初中起,父母就让他对家庭收支状况有所了解,这能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比如,让他知道,买个手机,花掉的钱在家庭月收入中占多大的比例。孩子对这些有概念了,在向父母要东西时就会更仔细地考虑。

分享到:

孩子突然快速长高要注意  上一篇 | 下一篇  学前准备从叫“大名”开始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