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患病率高达50%以上。很多女性视宫颈糜烂为大敌,甚至为此切除了宝贵的子宫... |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患病率高达50%以上。很多女性视宫颈糜烂为大敌,甚至为此切除了宝贵的子宫。面对这种现象,许多权威的妇科及病理科专家纷纷发出呼吁:
小丽是一位年轻妈妈,在一次妇科检查中,医生却告诉她:“你的子宫颈有糜烂现象。”随即,医生为她做了宫颈刮片的防癌检查。
小丽一头雾水,一脸愁容。在等待结果的日子里,她忧心忡忡,忐忑不安,想起年仅34岁的同事,因宫颈糜烂而做了子宫切除手术,更是胆战心惊。她接连几天夜里都做噩梦,梦见下体溃烂、流脓,惨不忍睹。
纪小龙是武警总医院肿瘤生物治疗科主任、病理科主任、主任医师,这位我国著名的病理专家在当病理医生三十多年来的工作中发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每个礼拜会遇到五六个、七八个手术切下来的子宫标本,一般不超过十个,用一个塑料盆就能装下了。而近10年来,切下来的子宫一年比一年多,现在一个礼拜都在几十个,要几个塑料桶才能装下。因为这些标本医院规定要保留一个月才能扔掉,所以经常要为找塑料桶装标本而发愁,还要为找房间放这些标本而犯难。
难道中国妇女就这十几年来子宫疾病增加得这么多了吗?难道这些子宫就该切除吗?纪小龙主任坚决地回答“no”。
纪小龙认为,中国女性被切除子宫的因素固然有多种,但其中主要的一个是夸大了“宫颈糜烂”!他看着那么多好端端的子宫被开刀切下来,真为这些妇女感到惋惜,不仅感叹:呜呼,可怜
中国女性的子宫!
正常发育的女性没有“糜烂”
倒有毛病了
纪小龙主任介绍说,子宫的下端叫“宫颈”,中央开口处叫“宫颈管”。看上去就如同口唇那样,宫颈的颜色同皮肤(粉红),中央的宫颈管同唇红(鲜红)。如果鲜红的圈扩大了,就叫做“宫颈糜烂”。鲜红圈的大小是有女性体内的女性激素水平的高低决定的。激素越高,鲜红圈越大。也就是说,只要女性身体正常,都会出现“宫颈糜烂”!反之,正常发育的女性,没有“宫颈糜烂”,倒是有毛病的了。
医学上还发现在刚出生的新生女婴中约有1/3的宫颈有“宫颈糜烂”。刚出生的女婴在子宫内哪里有宫颈伤害呢?这时的“宫颈糜烂”原来是由于母体在怀孕时身体内的女性激素水平增高而影响到了婴儿的幼小的子宫颈所致!出生后离开了母体,新生女婴的这种糜烂也就自行消退了。
宫颈糜烂的命名有问题
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石一复指出,绝大多数女性筛查时,都会被“宫颈糜烂”几个字吓倒,甚至会第一时间联想到宫颈癌,这其中不乏一些知识女性。但大多数女性是“假性糜烂”,不是疾病,而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如今医学界认为宫颈糜烂应该称为“宫颈柱状上皮细胞外移”。
但是一些医疗单位出于盈利目的,把这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说成是癌前病变甚至是宫颈癌,导致过度治疗,甚至手术切除,反而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专家提醒,是否是宫颈癌或者癌前病变,必须到正规医院通过细胞学的检测才能确定。
宫颈“糜烂”需要治疗吗?
石一复主任说,既然是生理反应,只要局部无炎症,白带性状正常。局部外观清洁,范围不大。无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无异常出血,就不需要治疗,只需定期观察即可。若宫颈分泌物多、异常,病变范围大,一般可先行阴道局部用药治疗,必要时用物理治疗,如微波、激光、冷冻、电灼等均可。
北京广仁医院妇科专家吴秀琴也提醒,已婚妇女最好每年做一次宫颈涂片检查,如若连续2~3年检查都正常,可每隔2~3年再检查一次,因为早期宫颈癌的子宫颈外表变化与宫颈糜烂十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