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疑难杂病 > 湿疹
特别推荐:湿疹中西医治疗方法大全
发布时间:2010-06-10      来源: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性皮肤病,以皮疹损害处具有渗出潮湿倾向而故名。该病病程迁延难愈、易复发。

  1 、急性湿疹,发病迅速,皮疹呈多形性。主要表现为红斑水肿基础上的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等,损害境界不清,严重时可泛发全身,瘙痒剧烈。

  2 、亚急性湿疹,为急性炎症减轻后,皮疹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仅有少量的丘疱疹、水疱及糜烂;皮损较为局限,瘙痒仍较剧烈。

  3 、慢性湿疹,由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转变而来。表现为皮肤粗糙、抓痕、结痂、浸泡肥厚,部分苔藓样变、色素沉着,外周可散在有丘疱疹。

  4、阴囊湿疹,该病是指局限于阴囊的一种常见皮肤病,其病因多复杂,常可能与局部不清洁、内裤过紧或不透气(化纤品)或过敏以及某些物理、化学性刺激有关,也可有精神因素有关。该病最突出的表现是阴囊局部奇痒难忍,局部因素搔抓留下抓痕,皮肤轻度糜烂或浸润肥厚,皮肤皱纹变深而阔。由于奇痒而搔抓导致越抓越痒,病程较长,可影响睡眠和工作。阴囊湿疹的关键在于仔细找出病因,针对病因治疗而获根治。 湿疹虽有上述的共同临床表现,但不同部位的湿疹,其皮损形态也有一定差异。如外耳道湿疹易伴发真菌感染,乳房湿疹常见于哺乳期妇女,常有皲裂而伴疼痛。肛门、阴囊湿疹常因搔抓、热水皂洗而至急性肿胀或糜烂。小腿部湿疹常致溃烂,不易愈合等。

  除上述以外,在临床上还有部分表现寻常的特殊型湿疹,如继发于中耳炎、溃疡、瘘管及褥疮等细菌性化脓性皮肤病的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对自体内部皮肤组织所产生的物质过敏而引发的自体敏感性湿疹。婴儿湿疹好发于满月后婴幼儿期,常对称发生在手背、四肢伸侧及臀部。皮损形状似钱币的钱币状湿疹。

  疗效标准

  近期治愈:皮损恢复正常,不痒,或有轻微痒感。

  显效:70%皮损恢复正常,余下皮损渐趋好转,伴有轻度瘙痒。

  好转:30%皮损恢复正常,余下皮损有肥厚或极少液渗出,伴有瘙痒感,但尚能忍受。

  无效:局部皮损不到好转标准,或无改善,甚至恶化。

  中药治疗

  1.湿疹中药方-胃经积热

  【湿疹症状】初起丘疹色红,灰白色鳞屑成斑,小者如豆,大者如钱,日久蔓延,扩大成片。毛发干枯,容易折断,易于剥落,而不疼痛,瘙痒,稍数患者有轻微的红肿,皮疹,脓疮,结痂而稍有疼痛。病程缠绵。

  【湿疹治法】养血熄风,杀虫清热

  【湿疹方药】荆芥10克,白藓皮15克,当归10克,大黄10克,防风10克,百部10克,连翘10克

  【用法】共炒研极细末,每次6克,饭后两小时,滚水冲服,每日两次。

  【外洗法】用艾叶一把,加鸽粪一把熬水,温洗秃疮后,再用温水淋洗一次,拭干。

  【湿疹按语】该病由于胃经积热,化风生虫所致。故方中以荆芥、防风透散风热于外;大黄荡涤胃热于下;连翘、百部、白藓皮泄热杀虫;当归养血祛风。

  【湿疹方药】全虫方 全虫(打)6克,皂刺12克,猪牙皂角6克,苦参6克,刺蒺藜15克,炒槐花15克,威灵仙12克,黄柏15克,白藓皮15克,川军15克

  【用法】久煎,一日一剂,每两服。忌食辛辣

  2.湿疹中药方-脾虚化热

  【湿疹症状】皮肤湿疹,以四肢为多,开始散在全身,以后逐成片状增多,瘙痒,搔破后流黄水,无发热,饮食尚佳,睡眠不实,大小便正常,舌质正常,苔黄腻,脉陈弦细数。

  【湿疹治法】养血清热,祛风除湿

  【湿疹方药】归尾5克,赤芍6克,干地黄9克,川弓5克,丹皮6克,何首乌9克,胡麻仁5克,黄柏6克,白蒺藜9克,苦参6克,蝉蜕3克,红花3克,蛇蜕3克

  【用法】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忌辛辣腥发之物

  【湿疹按语】此型湿疹,以四肢为多,四肢为诸阳之本,脾主四末,并主肌肉,其病因由脾弱生湿,湿聚生热,热则生风,风湿博结,发于皮肤,四肢尤甚,所以治以养血,清热、祛风、除湿之法。

  3.湿疹中药方-血热外感

  【湿疹症状】周身疹点细小坚硬为粟,质白根红,瘙痒异常,抓破则有黄色水液浸淫蔓延,痒极则肤红发热,舌红苔黄,脉滑数。

  【湿疹治法】疏风祛湿,败毒泻火

  【湿疹方药】金银花30克,土茯苓30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白藓皮15克,野菊花10克,炒黄柏10克,炒黄苓10克,干生地10克,连翘10克,蝉蜕10克,荆芥3克

  【用法】浓煎,分三次服。三剂为一个疗程。疮愈后则停服,未痊愈可续服三剂。如经数月或一年后再发时,可照方再服

  【湿疹按语】方中以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清热败毒而消肿;生地、黄苓、黄柏、连翘清热凉血泻火,并能燥湿;土茯苓、白藓皮祛风除湿;蝉蜕、荆芥疏风散热。 

  4.湿疹中药方-风湿蕴毒

  【湿疹症状】皮损肥厚,粗糙,干燥,脱屑,皮纹增宽加深,色素沉着、苔藓样明显,瘙痒无度,色薄白苔少,脉细数。

  【湿疹治法】熄风止痒,除湿解毒

  【湿疹方药】全虫方 全虫(打)6克,皂刺12克,猪牙皂角6克,苦参6克,刺蒺藜15克,炒槐花15克,威灵仙12克,黄柏15克,白藓皮15克,川军15克

  【用法】久煎,一日一剂,每两服。忌食辛辣

  【湿疹按语】方中全虫性辛、甘、平。有毒。入肝经,走而不守,能息内外表里之风;皂刺幸散温通,功能消肿托毒,治风杀虫;猪牙皂角能通肺及大肠之气,涤清胃肠积滞,消风止痒散毒。盖“热”性散,“毒”性聚,若欲祛其湿毒,非攻发内托幸扬不得消散,而全虫、皂刺、猪牙皂角三者为伍,既能熄风止痒,又能托毒攻伐,对于顽固蕴久深在之湿毒作痒,用之最为相宜。白藓皮性寒善行,味苦性燥,清热散风,燥湿止痒,协同苦参以助全虫祛除表浅外风蕴湿而止痒;刺蒺藜辛苦温,祛风“治诸粉病疡”、“身体风痒”有较好的止痒作用;刺蒺藜协同祛风除湿通络的威灵仙,能够辅佐全虫祛除深在之风毒蕴湿而治顽固性的瘙痒。另外脾胃气滞则蕴湿,湿蕴日久则生毒,顽湿聚毒,客于皮肤则瘙痒无度,故方中佐以炒枳壳、黄柏、炒槐花,旨在行气清肠胃之结热,以期调理胃肠,清除湿热蕴积之根源,标本兼顾,寓意较深。川军能活血破瘀,少用则泻下,多用反而厚肠胃,与诸药相配合,不但止痒功效增强,而且可以促进肥厚皮损的消退。

  湿热型:

  【证见】 皮肤可见红斑、肿胀、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液较多,浸淫成片,瘙痒较剧烈。可伴有发热,疲乏倦怠,或有腹痛,便秘或腹泻,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佐以祛风。

  【方药】

  1.主方 萆薢渗湿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加减 处方:萆薢15克,薏苡仁、土茯苓、滑石、鱼腥草各30克,牡丹皮、泽泻、通草、防风、黄柏各12克,蝉蜕6克。水煎服,每日1剂。 便秘者,加大黄12-15克(后下)。湿热较盛者,加龙胆草、栀子各12克。剧痒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

  2.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风热型:

  【证见】 皮肤见红斑、丘疹、鳞屑、结痂,或有少量渗液。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佐以利湿。

  【方药】

  1.主方消风散(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荆芥、防风、牛蒡子、苦参各12克,蝉蜕9克,生地黄25克,生石膏30克(先煎),鱼腥草30克,金银花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剂。 瘙痒较剧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渗液偏多者,加土茯苓30克、木通12克。

  2.中成药

  (1)银翘解毒颗粒(根据银翘散原方配制成的冲剂),口服,每次1-2包,每日2~3次,温开水溶解后服。

  (2)防风通圣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血虚风燥型【证见】 患部皮肤增厚,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样变,色素沉着,脱屑,或见头晕乏力,腰酸肢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或濡细。

  【治法】 养血祛风。

  【方药】

  1.主方当归饮子(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当归、防风各12克,川芎、荆芥各9克,白芍、何首乌、丹参、白蒺藜各15克,生地黄2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l剂。

  瘙痒难眠者,加珍珠母、生牡蛎各30克(先煎),夜交藤、酸枣仁各15克。某一阶段见糜烂、渗液者,加萆薢15克、土茯苓30克、泽泻12克。

  2.单方验方:千斤首乌汤(吴光荣诊所《外科学》)

  处方:千斤拔30克,何首乌15克,乌豆衣12克,当归、蝉蜕、苦参、白鲜皮各9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l剂。

  湿疹藏药方

  【方名】西藏红花露

  【组成】藏红花60克、天山雪莲30克、红景天30克、藏菖蒲20克、藏紫草20克、藏茴香20克雌黄少许

  【制作】高度草原青稞酒密封浸泡3个月。

  【方法】用药棉蘸药酒擦拭患处, 每日3次,3日见效 7日可痊愈

  【备注】当前藏药对此类皮肤病顽疾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并具有安全、快速、除根、不复发等特点

  传统偏方及民间实用方

  1:药酒疗法

  处方:豆薯子(又称地瓜子、土瓜)100克,75%酒精500毫升。

  用法:药炒黄、研碎,放酒精中浸泡48小时候,湿敷患处。日2次,每次20分钟。该品有毒,不可内服。

  疗效:用药1~3周

  2:非药物疗法

  品名:马铃薯100克

  用法:洗净,去皮,磨成泥状,贴敷患处0.5厘米厚,纱布包扎,日换3次。

  疗效:敷药7天,治愈率达100%。对渗透性湿疹效果尤佳。

  中医内病外治法

  湿疹,中医称为“湿毒疮”或“湿气疮”。所谓“毒”,是指一些热毒,令身体产生排斥及敏感反应,而这些热毒可能是由食物、药物或日常用品(如油漆、化工胶、樟脑丸等)引致。至於“湿”,是指身体机能受湿阻以致呆滞。由於人体有七成是水份,若水的运行停滞不顺,身体便会处於“湿”的状态,症状是四肢沉重、水肿、脾胃不和、大便稀薄等。

  湿疹病患者兼受热和湿两种病邪困扰。病者一方面有实火,但却因身体机能呆滞,以致人体的化工厂肝脏未能发挥疏泄排毒的功能,将体内的热毒从大小二便排出体外。结果只好转而从毛孔排出,若微循环系统欠佳或毛孔闭塞,毒素便会积聚在体内。当积聚至某程度时,或吃了一些致敏的食物後,便会出现湿疹之类的皮肤病。其次,除皮肤问题外,湿热者亦会有胸腹胀闷不舒、大便秘(便秘食品)结或泄泻、小便短少赤黄等病症。

  中医医治湿疹的方针,是把体内积聚的热毒引发出来而予以排除,同时要改善体质,令机能回复正常,采用的方法包括外治法、内治法、针灸法、火罐刮痧法。其中外治法因其效速效验,无需内治法辩证诊断之繁琐,亦无需针灸法之对手法技巧要求之严格,应用最为广泛。

  另一方面,要根治湿疹,最重要的是病者必须和医师配合,从日常饮食入手,因为若一面吃药排毒,一面又吃进带毒食物,试问又怎能痊愈。湿疹病患者应戒吃能加剧疾病及引致敏感的刺激性食品,如酒、辛辣煎炸的食物、虾、蟹、牛肉等。有些蛋白质(蛋白质食品)丰富的食物令人体难以分解,如牛奶、豆类等,应少吃为佳。病者亦应避免各种刺激皮肤的因素,例如搔抓、用硷性强的肥皂或过热的水洗浴、不要让阳光直晒着患湿疹的地方等。

  民间偏方

  1.湿疹(皮肤起红点、水泡、发痒):用绿豆3两炒焦研成粉,用醋调匀涂患处,一日二次,连涂一星期可根治。忌花椒、胡椒。 2.玉米须治疗湿疹 用料:玉米须适量。 制作用法:将玉米须烧灰存性,研为未,以香油调拌,外敷患处。 功效:清利湿热,治疗湿疹。 3.山羊胡散治湿疹 用料:山羊胡一小撮。 制作用法:将山羊胡烧成灰,用香油调成糊状。搽患处,一般10内即愈。

  功效:用治湿气,湿疹。

  湿疹验方

  方剂名称:竭麝通圣散

  材料:物血竭、麝香、冰片、青黛、黄芪、猪苓等

  用法:服用汤药或者口服散剂,一日一剂

  功效:祛湿热、清血毒

  治疗湿疹药方七则

  1.青黛、滑石粉、赏柏各15克,冰片9克。共研细末,用麻油调糊状,外涂患处,1日 3次。治疗急性湿疹有良效。

  2.枯矾10克,炉甘石30克,冰片6克,苦参15克,共研细末备用,外敷患处,1日2次,治疗阴囊湿疹有良效。

  3.蒲黄研末,将粉直接撒在湿疹处,外用纱布包扎,1日1次。

  5.滑石、炉甘石各50克。冰片10克,艾叶15克。共研末,装入广口瓶内备用,撒在湿疹上,外用消毒纱布包扎。

  6.苦参研末,紫皮大蒜掐烂成泥外敷患处,1日3次。冶慢性湿疹效佳。

  7.茄子1个,雄黄、枯矾各15克,先将茄子挖一个小孔,将上药灌入孔内后封口,用草木灰火烤,将茄子烤软,枯矾、雄黄渗透到茄肉内,再将茄子放患处轻轻磨擦5~10分钟。一般边擦边止痒,治急性湿疹有良效。

  外用药方补充

  1.加味蛇床子方(外用)

  组成:蛇床子60克,苦参、明矾、威灵仙各15克,地肤子24克,黄柏20克,冰片10克,白藓皮、透骨草各30克。

  加减:渗液明显加石榴皮、五倍子;红肿酸痛加蒲公英、蚤休;瘙痒明显加艾叶、花椒。

  用法:上药煎取药汁,每煎1次加冰片5克,乘热熏洗阴囊处10~20分钟,待药稍凉后徐徐洗皮损处,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洗1次。

  疗效:共治疗240例,近期治愈189例,好转32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92.1%。

  2.坐浴方(外用)

  组成:苦参、白鲜皮、蛇床子、露蜂房各30克,大黄、白芷、紫草各15克,五倍子12克,花椒10克,冰片(另包)、芒硝(另包)各6克。

  用法:以上中药除另包外,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煎煮取汁约1000毫升,倒人盆内,加人冰片、芒硝各少许拌均匀,待水温后坐浴浸泡20分钟左右,早晚各1次。

  疗效:共治疗123例肛门湿疹,其中除25例局部感染严重加用抗过敏、补钙、局部换药与封闭等辅助疗法外,余均只用坐浴法,次数最短7天,最长25天,总有效率为94.5%。

  3.(外用)

  组成:氯霉素片1.5克,强的松片30毫克,异丙嗪片O.15克,苯海拉明0.15克,滑石粉、黄连粉各4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粉末,急性湿疹先用冷开水洗去黄痂渗液,后用六合粉外搽,每日1~2次;慢性湿疹亦先用冷开水洗净患处,再用适量医用凡士林或雪花膏与1剂粉剂调匀后涂搽患处,每日1~2次。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湿疹患者352例,用药1次痊愈者58例,2~4次痊愈者294例;治疗慢性湿疹148例,用药2~4次痊愈者63例,4~15次痊愈者85例。

  4.湿疹外洗方

  组成:生大黄、川连、黄柏、苦参、苍耳子各10克。

  加减:渗出液多者加枯矾10克。

  用法:将上药水煎后滤液熏洗患处,每日3次。

  疗效:共治50例婴儿湿疹,用药1天治愈者25例,2天治愈者23例,3天治愈者2例,50例全部有效。

  内服药方

  以下药方仅作参考。

  1)内服扑尔敏,扑尔敏0.35毫克/公斤体重/日,分3~4次口服(用量仅供参考,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根据孩子的体重决定服药量)。

  2)0.2%苯海拉明糖浆1~2亳升/公斤体重/日,分3~4次口服。这种药是抗过敏的,用量很小:虽然有些担心,可迫于孩子的情况严重,我就用了,未见不妥。

  3)白鲜皮、苦参、防风、蝉衣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4)鲜车前草、鲜生地、野菊花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5)用等量胡萝卜和苹果煮水喝(妈妈喝),结果喝了几天宝宝的小脸就见好了,坚持了两周,宝宝就好了。

  辨证论治

  湿热型【证见】 皮肤可见红斑、肿胀、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液较多,浸淫成片,瘙痒较剧烈。可伴有发热,疲乏倦怠,或有腹痛,便秘或腹泻,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佐以祛风。

  【方药】

  1.主方 萆薢渗湿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加减 处方:萆薢15克,薏苡仁、土茯苓、滑石、鱼腥草各30克,牡丹皮、泽泻、通草、防风、黄柏各12克,蝉蜕6克。水煎服,每日1剂。 便秘者,加大黄12-15克(后下)。湿热较盛者,加龙胆草、栀子各12克。剧痒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黄芪10克。

  2.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风热型【证见】 皮肤见红斑、丘疹、鳞屑、结痂,或有少量渗液。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佐以利湿。

  【方药】

  1.主方消风散(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荆芥、防风、牛蒡子、苦参各12克,蝉蜕9克,生地黄25克,生石膏30克(先煎),鱼腥草30克,金银花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剂。 瘙痒较剧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渗液偏多者,加土茯苓30克、木通12克。

  2.中成药

  (1)银翘解毒颗粒(根据银翘散原方配制成的冲剂),口服,每次1-2包,每日2~3次,温开水溶解后服。

  (2)防风通圣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血虚风燥型【证见】 患部皮肤增厚,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样变,色素沉着,脱屑,或见头晕乏力,腰酸肢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或濡细。

  【治法】 养血祛风。

  【方药】

  1.主方当归饮子(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当归、防风各12克,川芎、荆芥各9克,白芍、何首乌、丹参、白蒺藜各15克,生地黄2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l剂。

  瘙痒难眠者,加珍珠母、生牡蛎各30克(先煎),夜交藤、酸枣仁各15克。某一阶段见糜烂、渗液者,加萆薢15克、土茯苓30克、泽泻12克。

  2.单方验方:千斤首乌汤(广州中医学院《外科学》)

  处方:千斤拔30克,何首乌15克,乌豆衣12克,当归、蝉蜕、苦参、白鲜皮各9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l剂。

  治疗湿疹【证见】治疗湿疹的中药配方一:湿热证。多见于急性湿疹。表现为皮肤发红,出现丘疹,或小米粒状红疹,顶端起水泡,痒,抓破后流水,浸淫成片,可结痂,伴口干少饮,小便色黄,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治宜清热祛湿,可从下列方中选用:

  1.黄芩6-10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苦参12克,车前草15克,猪苓10克,水煎服。

  2.土茯苓15-20克,苡米30克,木通10克,蒲公英20克,甘草3克,水煎服。

  3.苦参50克,蛇床子30克,苍耳子15克,水煎取药液洗患处。

  4.黄连10克,黄岑10克,煅石膏10克,煅甘石12克,冰片0.5克,共为细末混合备用。如皮肤糜烂流水则将药末撒在患处,流水不多或没破不流水时用香油调匀后外敷。

  5.鲜马鞭草100克,水煎取药液,放冷后洗患处。⑥鲜马齿苋200克,水煎后取药液,湿敷患处。对皮肤糜烂流黄水者用之。

  中医治疗

  风盛型

  [临床表现] 皮肤泛发潮红,遇风痒甚且肿胀,舌质红,脉浮弦。

  [食疗药膳]

  1、芹菜汤:芹菜250克,煎汤,吃菜饮汤,连续服用。

  2、苍耳子防风红糖煎:苍耳子60克,防风60克,红糖25克。将苍耳子、防风加水浓煎熬膏,加红糖,每次二汤匙,开水冲服。

  热盛型

  [临床表现] 皮损红肿流水,瘙痒剧烈,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食疗药膳]

  1、绿豆苡米海带汤:绿豆凹克,苡米30克,海带20克,水煎,加红糖适量服。每日1-2次。

  2、白菜根汤:白菜根200克,银花20克,紫背浮萍20克,土茯 20克,水煎,加适量红糖调服,每日1-2次。

  3、白菜萝卜汤:新鲜白菜100克,胡萝卜100克,蜂蜜20毫升。将白菜、胡萝卜洗净切碎,按2碗菜1碗水的比例,先煮开水后加菜,煮5分钟即可食用,饮汤时加入蜂蜜,每日2次。

  (3)虚实夹杂证:多为血虚脾弱与湿热夹杂,见于慢性湿疹。该证表现为湿疹日久不愈,皮肤粗糙变厚,抓破可流黄水,患处皮肤色暗滞,身倦乏力,苔腻,舌质淡嫩且胖,脉缓。治宜健脾养血,兼以清利,

  可选用:①白术10克,云苓15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肤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②松香、枯矾、雄黄、黄丹各等份,共研细末,过筛,将药粉用麻油调匀,外敷于患处。 

  中医食疗

  湿疹为常见皮肤病。它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古人称之为“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奶癣”等,其症状均为湿疹表现。

  中医认为该病主要与湿邪有关,湿可蕴热,发为湿热之证,久之湿则伤脾,热则伤阴血,而致虚实夹杂之证。急性湿疹多见湿热之证,慢性湿疹多为虚实夹杂之证。治疗应内服药和外用药同用。患湿疹病人可常食用有祛湿或清热祛湿的食品,如苡米和冬瓜煮汤食用,或饮用青瓜、丝瓜汤亦有辅助治疗作用。该病中医治疗效果较好,湿疹表现以红斑、水泡、渗出、糜烂、瘙痒、丘疹为特点。由于湿邪存在,故反复发作。

  (1)湿热证:多见于急性湿疹。表现为皮肤发红,出现丘疹,或小米粒状红疹,顶端起水泡,痒,抓破后流水,浸淫成片,可结痂,伴口干少饮,小便色黄,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治宜清热祛湿,可从下列方中选用:①黄芩6-10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苦参12克,车前草15克,猪苓10克,水煎服。②土茯苓15-20克,苡米30克,木通10克,蒲公英20克,甘草3克,水煎服。③苦参50克,蛇床子30克,苍耳子15克,水煎取药液洗患处。④黄连10克,黄岑10克,煅石膏10克,煅甘石12克,冰片0.5克,共为细末混合备用。如皮肤糜烂流水则将药末撒在患处,流水不多或没破不流水时用香油调匀后外敷。⑤鲜马鞭草100克,水煎取药液,放冷后洗患处。⑥鲜马齿苋200克,水煎后取药液,湿敷患处。对皮肤糜烂流黄水者用之。

  (2)虚实夹杂证:多为血虚脾弱与湿热夹杂,见于慢性湿疹。该证表现为湿疹日久不愈,皮肤粗糙变厚,抓破可流黄水,患处皮肤色暗滞,身倦乏力,苔腻,舌质淡嫩且胖,脉缓。治宜健脾养血,兼以清利,可选用:①白术10克,云苓15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肤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②松香、枯矾、雄黄、黄丹各等份,共研细末,过筛,将药粉用麻油调匀,外敷于患处。

  其他方法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足三里、曲池;2、长强。

  (二).治法

  药液:第一组穴用维生素B12(0.1毫克)注射液;第二组穴用非那根(12.5毫克)加维生素B1(50毫克),主要用于阴囊湿疹。

  以5号齿科针头,刺入穴位得气后。第一组穴每穴注射入药液1毫针,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第二组穴,将药液全部注入长强穴,3日1次,2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述第一组穴治疗50例顽固性湿疹,结果显效以上占84%,总有效率达96%[2];第二组穴治疗顽固性阴囊湿疹35例,结果治愈26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3]。一般而言,以病程短者效果佳[3]。

  体针

  (一)取穴

  主穴:湿疹点。

  (二)治法

  先找寻湿疹点,令患者背向光亮处,在背部仔细寻找出低于皮肤,灰色发亮,针头大,散在的小点,此即湿疹点。找到后,用左手拇、食、中指捏提皮肤,右手持一寸长的毫针,直刺该点,进针七、八分,小儿可浅刺,进针后提插二、三下,快速出针不留针,每次可针10~15个湿疹点。每日或隔日1次。另可配合服用维生素C200毫克,异丙嗪50毫克,强的松10毫克(小儿酌减),每日3次。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476例,治愈433例,治愈率达90.9%[4]。

  穴位注射(之二)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曲池、足三里、肺俞、三阴交、血海;2、箕门。

  (二)治法

  第1组穴用于治疗全身性湿疹,每次选2穴,交替按顺序轮用。用10毫升注射器,先抽2.5%拘橼酸钠注射液0.6毫升,再抽患者自身静脉血液6毫升,立即摇匀,得气后注入所选穴位。每周1次为一疗程。第2组穴用治阴囊湿疹,双箕门穴交替选用,以当归注射液于得气后注入,注毕艾灸15分钟。每日1~2次,2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全身性湿疹46例,痊愈40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7%[6];阴囊湿疹42例,有效24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1%[7]。 


  电针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皮损区(下同)。

  (二)治法

  以酒精消毒皮损区后,毫针由皮损边缘刺入皮下组织,针的方向与皮面平行,针刺数目按每块皮损大小不同,用2~6根不等。然后接通电针仪,用疏密波,频率20次/分,强度可逐渐增大,至病人感觉适度为止。每次电针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慢性湿疹26例(内包括神经性皮炎患者),治愈8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达100%[5]。

  耳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肺;2、对耳轮(耳廓区域)。

  配穴:神门、内分泌、交感。

  (二)治法

  第1组穴和配穴用毫针刺法,每次取1~3穴。先将浸湿3%硫酸锌的衬垫紧贴于皮上,依次接电极板,盖以塑料布并用胶布固定。术者将毫针刺入耳穴,接通直流电针仪,负极接耳针,正极接极板;治疗15分钟后,交换极性,再治疗5分钟,日1次,6次为一疗程。第2组用刺血法,双侧均取,用左手固定施治之耳廓,使对耳轮部充分暴露,用右手持钢笔式紧握{10}针(或三棱针)针柄,按对耳轮弧形切线的垂直方向,用针头于对耳轮轻轻划割,长度小于5毫米,划痕间距2毫米,使之微微出血,再用消毒棉覆盖创面,约3~4小时后去掉,血痂待其自然脱落。

  (三)疗效评价

  以第1组治65例,痊愈45例,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有效率93.8%[8];第2组治疗12例,全部治愈,痊愈率达100%[9]。

  刺血

  (一)取穴

  主穴:肺俞、委阳。

  (二)治法

  令患者取俯卧位,暴露后背上部和双腿。先以三棱针点剌肺俞,然后挤压穴区出血,即在其上拔罐。之后,再点剌委阳出血加罐。每穴留罐10~15分钟。隔日1次,3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手部顽固性湿疹38例,痊愈2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10]。

  皮肤针

  (一)取穴

  主穴:大椎、膀胱经线(大杼至白环俞段)。

  配穴:血海、风市、阿是穴。

  (二)治法

  主穴必取,配穴酌加,慢性患者应加阿是穴。令患者取俯卧位或端坐位,以皮肤针自上而下弹剌,重点为背腰段,叩剌强度中等,至皮肤潮红为度。穴区可在直径1cmm内反复叩剌至潮红。阿是穴可从外向内围剌,法同上。每日1次,5~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40例,临床痊愈28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11]。

  食疗

  (1)薏米红豆煎:薏米30克,红小豆15克,加水同煮至豆烂,酌加白糖,早晚分服。

  (2)马齿苋煎:鲜马齿苋30~60克,水煎,每日分数次服用,并可配合外洗。

  (3)冬瓜汤:带皮冬瓜250克,切块,煮汤食用。

  (4)黄瓜煎:黄瓜皮30克,加水煎煮沸3分钟,加糖适量,1日3次,分服。

  (5)绿豆海带粥:绿豆30克,水发海带50克,红糖适量,糯米适量。水煮绿豆、糯米成粥, 调入切碎的海带末,再煮3分钟加入红糖即可。

分享到:

预防难言的外阴湿疹  上一篇 |下一篇  中药洗剂治婴儿湿疹疗效好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198号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