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事件后,亟待拯救心灵
方曼 凯文 韦公远
典型的危机事件
韩国人质被塔利班劫持
2007年7月19日,当23名韩国人乘坐一辆包租的汽车行驶在阿中部加兹尼省时,被中途上车的两人绑架。在被关押的那段时间里,他们被分为几组看守,并不停地转移住址。那段日子,所有的人质都一直为自己的生命安全担心。
一名女人质在自己的一条白裤子上写日记,获释后感到身上疼痛,而处于恐惧中时,由于紧张一切疼痛都被压抑了。在双方交涉过程中,两名韩国人质不幸遇害。
泰国客机失事
2007年9月16日,泰国南部旅游名胜普吉发生一起严重的客机撞毁事故,客机在降落时冲出了跑道撞到一座小山上,机体断为两截,并发生爆炸,随即燃起熊熊大火。事故共导致88人死亡,42人受伤。
这些乘客多数是从欧洲前来旅游的游客。事发后,机上成员的亲属听到消息迅速赶到现场,为失去所爱的人而悲恸。
车祸,火灾,空难,海难,大规模传染性疾病,被罪犯或精神病人威胁生命、当做人质被劫持,遭遇恐怖袭击——“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一句话道出天灾人祸随时都有可能在我们身边发生。
灾难面前,危机还是生机?
没有任何一个人,能预见并完全免除自己一生中的危机状况。经历危机的人常常痛不欲生,因为一场危机往往动摇了人内心深处对这个世界的基本信念:曾经以为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公平的,善有善报,灾难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经历灾难后,人们发现这个世界变得无法预料了,有的人开始怀疑周围的一切,有的人认定自己犯了什么忌讳,于是遭到天谴。
危机还会让人的举止“反常”,由于个性与生活经历的差异,幸存者或者受难者家属用不同的方式来否认灾难发生的事实。有的出现心理“休克”,对外部环境的注意范围缩小;也有的人过度理智,漠视自己的感觉,出乎意料地冷静。许多幸存者与家属还会有这样的体验,经历过的可怕情景反复出现,有时在白天,有时在睡梦中,微小的刺激都会引起惊慌失措的反应。
以上都是遭受心理创伤后人们的典型症状,幸存者所遭受的心灵重创和噩梦一般的回忆,可能一生一世都难以抹去。全世界也没有任何有关危机与创伤的知识,能够保护我们免于遭遇这些体验。身为心理工作者,我们能做的是给正在遭受伤痛的心灵一点点恰当的抚慰,希望痛楚的人们早一点儿走出阴霾。
幸存者如何面对未来的日子?家属面对离开的亲人,他们该如何?手足无措的旁观者又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安慰?
灾难的当事人——
他们是灾难的一级受害者,他们直接遭受了死亡的威胁,也可能同时目睹了亲友的死亡,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激发内在的能量,重新获得生命力,再以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从黑暗中走出来,将“生活的危机”转化为“生机”。
转化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亲人或朋友的陪伴无疑是最重要的,交流会减少受害者的孤独感与无助感,增强对生活的控制感。
同时,对于受害者本身而言,经历一段完整的哀伤过程是唤醒他本身潜能的关键。至于那些过得不好以致导致精神疾病症状的人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哀伤过程。在哀伤的过程中,受害者会陷入对危机情境的回忆,可能会重新体验到遭受威胁的恐惧,失去亲人的痛苦,可不同的是,这一次当事人身处在安全的环境中,他人的关注与安慰让当事人体会到温暖,这种与他人分享痛苦的经历会让当事人更加有力量从无助中重新站立起来,去接受财产受损、亲人离去的残酷事实,从而更加珍惜活着的时光与活着的人,去面对将来的生活。
他人的陪伴与直面伤痛,将避免受害者陷入遭受危机时体会到的无助与恐惧。一般而言,这样的悲伤过程持续一个月后,他们便可以逐渐恢复往日的生活,如果文章开篇提到的症状持续一个月以上,我们则称之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则需要求助于相关专业人士了。
灾难事件之后的表现
灾难后,有些人会变得冷漠、麻木,对环境与他人很少有反应;有些人则会产生许多情绪反应:愤怒,抑郁,焦虑,惊恐不安;还有些人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身体不适和心理症状,比如:疲倦、晕眩、失眠、做噩梦、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心神不宁、头昏眼花、记忆力减退等。
情绪与心理反应:
(1)害怕:主要是担心灾难会再次发生,担心自己或亲人会受到再伤害,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害怕自己会崩溃,会受不了这次重大的打击而疯掉。
(2)无助感:经历血淋淋的生与死一线之隔的体验后,很多受难者意识到了生命是那么地脆弱,原本几乎人人都有的自我安慰式的安全的幻想破灭了。原来无论多么强大、健壮、智慧的生命都会在一瞬间消逝,在死亡面前,人是那么弱小、无力,这些体验都会引发人对生命意义的疑惑和迷惘。
(3)悲伤、自责。为亲人或其他人的死伤感到很难过、很悲痛,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助自己,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因为比别人幸运而自责。
(4)愤怒。刚刚经历了生死的人们,有时会觉得命运怎么可以对我这么不公平,救助人员为何动作那么慢,别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不理解我的痛苦感受。
(5)反复回忆。原本与自己亲密无间的人去了,亲人用的生活、学习用品还在原地,相片里的亲人还在甜蜜地微笑,亲人生活过的房间里甚至还可以闻到他/她特有的气息……睹物思人,这一切都会使幸存者、遇难者家属沉浸在悲痛的回忆之中。
对于这样的一些心理和生理的反应,很多人会因此感到担心:出现反应的人觉得自己怎么会有这样的反应,是不是不正常,会不会发疯?因此,想要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所谓节哀顺变。但是,对灾难后人们的生理心理研究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很常见的反应,是人应对灾难与压力的自然方式,就像感染了病菌会出现发热是人的免疫系统启动、应对的表现一样。只要不是持续存在,在一定时期内这样的一些反应特别是心理和情绪的反应,都是常见的反应,因为他们可以帮助人们度过灾后最困难的时期。
以下就是一些简便的方式,可以用来帮助自己:
※ 不要隐藏自己的情绪和感觉,要试着把情绪说出来,并且让家人和你一同分担悲痛。
※ 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而逃避和别人谈论灾难事件的机会,要让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也给自己机会去了解有同样遭遇的人的感受和情绪。同时, 研 究也发现,对创伤性事件反复回溯,叙述的过程也有利于摆脱灾难给人带来的负性影响。
※ 不要勉强自己去遗忘,伤痛会停留一段时间,这是正常的现象。
※ 一定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与休息。
※ 如果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亲友及相关单位表达。
身边的“热心人”——
在遭受危机或灾难的人身边从来不乏一些热心人存在,他们可能是亲戚,也可能是朋友、甚至邻居,他们陪伴在受害者周围,宽慰、劝解受害者。他们是一群善良的人,通常他们的到来会令受害者感到欣慰,但他们也可能并非出于恶意,只因缺乏知识与技巧,给当事人造成某种伤害。比如,面对一对刚刚痛失小孩的年轻父母,有人劝道:“别难过,你们还能生一个小孩的。”很显然,在这种最困难的时刻,说话者完全否定了父母的悲伤情绪,并没有体会到他们正悲痛欲绝。
当然,最常见的还有“节哀顺变”这句人人挂在嘴边、用来安慰人的话,对于任何人,经历危难时必然会感到巨大的压力,哀伤便是这种压力的宣泄方式,作为陪伴者,我们更应该鼓励遭受痛苦折磨的人释放出心里聚集的情绪,而不是劝他节制与压抑自己的痛苦。
下面是一些小锦囊,供“好心人”助人所用:
※ 了解危机后的应激反应,这样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当事人正在经历什么。
※ 可以问当事人:“你现在觉得怎样?”如果当事人愿意分享,他们自然会回答;若他们不愿意表达,至少也让他知道有人愿意聆听。
※ 若你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好,便做一个倾听者,不用替他们解决问题。鼓励他们讲述,跟随他们的节奏,不要过分要求他们。
※ 不要尝试解释一切所发生的事情,因为当事人会认为你正低估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在此阶段,情绪的表达比解释事情更重要。
※ 不要许下不能确定的承诺,如“所有事情都会好起来的”。没有人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
※ 不要惧怕他们所表达的激动的情绪,他们只是宣泄自己面对危机的压力。
※ 若他们仍受一些症状困扰,鼓励他们寻求专业人士的辅导。
※ 在过程中,也尝试表达你对事情发生的感受。不要告诉他“我知道你的感受”,因为你并没有经历相同情况。但你可以说:“我可以想象到你所受到的伤害。”
灾难的次级受害者——
目睹灾难现场的还有这样一批人,比如:医护人员,消防队员,警察,心理援助人员等。他们作为救援者,目睹灾难现场和死难者,情绪受到创伤场面的冲击,同时他们还担负着紧迫而繁重的工作任务,容易造成心身疲惫,心情压抑,他们同样是灾难的间接受害者。
这里同样也有些小锦囊,希望救灾工作者在完成繁重任务的同时,还要懂得照顾好自己,自我保护可遵循的原则是:
※ 合理安排工作,限制工作时间,每天工作尽量不超过8小时。
※ 尽量争取时间休息,维持正常的饮食习惯。
※ 掌握一些放松技巧,散步或作运动,听听音乐、与家人通话、看照片等。
※ 与同事谈论所见所闻和从事工作的感受,可以互相解释经受的应激;在朋友、家人或同事中寻求支持。
※ 虽然你并不是亲身经历事故,但你也是这个危机事件的间接受害者。请确保有听者让你倾诉。
为何噩梦夜夜上演——
面临重大的灾难会使人们产生一些短期的症状,但有时因为创伤过于强烈,例如一个人经验或目击到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及严重的伤害,这些可能会使人们产生更为强烈的反应,如极度的害怕、无助或恐惧感。如果这些症状在事件发生后一个月还持续存在,则被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存在这些症状的人,可能需要专业人员进一步的治疗。
(1)灾难事件的体验不断地被反复经历,灾难痛苦的回忆反复地侵入脑海难以摆脱,包括影像、想法、声音、气味、感受和体验等。这些感觉、知觉信息往往像碎片一样。灾难事件反复痛苦地在梦中出现,常常做与灾难事件相关的噩梦,或梦到遇难的亲人、好友。有时,这些病人行为表现出像是灾难又再度发生,或是感觉到回到事情发生当时的情景中,表现出极度的恐惧、无助。
(2)回避反应:指持续回避和此次灾害有关的刺激或情境,病人努力逃避与灾难有关的话题、感觉或评论,还会努力逃避会勾起创伤回忆的活动、地点、物品或人。他们对于重要活动明显地降低兴趣或减少参与,产生对社交活动和他人的疏离感,情感、情绪减少(如没有爱的感受),表现麻木,感觉悲观。
(3)高度的警觉:指个体对环境的反应持续地处在高度警戒的状态,因为神经高度紧张,所以经常出现难以入睡或容易半夜醒来、易发火、过度警觉、过度惊吓等反应,甚至会出现失忆的现象。著名电影《爱德华大夫》中的男主角就是在一次灾难事件后失去了对事件的记忆,甚至失去了对自己身份的记忆。
由于儿童的心理生理都还处在发展中,所以儿童在经历灾难后会出现一些特殊的问题、症状和行为表现,相对成人而言,灾难给儿童心理上造成的影响更大,更严重。
伸出手,给脆弱、无助的心以温暖
——心理干预能做什么?
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威胁性、不确定性、紧迫性、影响性、余波性等特点,往往会给人们的心理产生严重冲击。
公共危机事件后,心理卫生工作者对处理和治疗灾难带来的心理问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灾害发生后的灾害事件管理,其次是为部分因为灾害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受难者提供专业的心理治疗与危机干预。
心理工作者根据危机事件的特点、受伤害者在不同阶段所具有不同反应,保持与受害者的密切接触,给予其精神支持,调动社会支持资源,给他们以适当的认知调整,都是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
心理卫生工作者须是一个对灾难心理卫生这一领域有特殊专长的人。除了帮助当事人之外,他们还要帮助政府及其他相关人员,了解其决策是否会影响到心理卫生工作。例如,封闭出现急性传染病小区可能会对小区内外的人员产生影响;开放新的避难所则需配置心理卫生人员。另外,对一些特别的决策或行动提出心理卫生专业建议。
对于丧亲者:
心理卫生人员以主动接触的方式对丧亲者作情绪上的支持,对丧亲者开展哀伤辅导工作。在灾害发生后的不同时间阶段,采取恰当的咨询策略和技术,以帮助灾难的受害者应对灾难带来的创伤压力,并评估这些受难者的心理卫生状况,以及时干预处理,预防和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创伤后心理障碍的发生。
对于遭受危机的当事人:
社会支持是心理救助最重要的方面,不论是政府救助还是来自社会其他方面的关心和支援,都能使受难者感受到安慰,使他们的情绪尽快平静下来。
心理咨询工作介入得越早越好。对于共同的心理问题,集体心理咨询的方式可以发挥很好的效果。可采用集体讲解、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充分宣泄自己的情绪,同时有针对性地对他们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给予精神抚慰,以平复危机所造成的心理创伤。
家庭心理抚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危机过后,家庭是疗伤最适宜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支持,传达爱和被爱的感觉,彼此理解,相互照顾,良好的心境氛围是无形的药品。
心理救治中还有一项内容就是适当的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药物,应对程度不同的焦虑、恐怖、抑郁情绪,精神障碍可分别采用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治疗。
灾难现场进行救援的人:
灾难现场进行救援的人员,其救援工作本身也是具有创伤性质的巨大应激,因此对于参与急救和救灾人员的心理援助也是心理卫生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大多数情况下,也需要对急救人员作情绪支持,帮助他们应对和管理救灾带来的压力和创伤。
比如:询问工作人员现在怎么样,目前状况中最糟糕的是哪一部分,现在要如何做才能有所帮助?聆听并向他保证,在此情况下,这些感受是正常的。给予支持性的建议,试着满足他所提出的需求。告知工作人员,休息的目的是让他尽快回到工作岗位。建议适当的压力管理方式,如深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温和的肌肉伸展运动、转移注意力等都有帮助。
救援人员在灾难期往往无法察觉压力对自己的影响,此时需要对其表现给予特别的回馈以说服他们休息。最好向他们说明,他们的角色十分重要,故需休息来让其功能得以完全发挥。
后记:
创伤性事件来得突然,犹如一阵狂风骤雨摧毁了当事者的心身,噩梦般的情境、安全感的丧失以及信念的动摇,一切在人们的心中和身上留下累累伤痕。
俗话说:病去如抽丝,创伤留下的痕迹怎样才能去掉呢?对于受伤者来说,不应该仅仅疗养身体,更不应该选择独自疗伤,身体恢复尚且好说,难的是心灵康复。解决创伤问题,我们不要走那条自然康复的漫长之路,时间能带走一切的说法在创伤的处理中是不可取的。
与救治躯体上的疾痛相比,心理救治在灾难时刻对人们心理平衡的重建和应激行为的疏导发挥非同寻常的作用,将有利于促进灾难后的适应和心理康复,避免心理痛苦的长期化和复杂化,更有利于经历灾难的人们重新投入工作和生活。
灾难并不可怕,经历灾难后,只要我们及时伸出手来帮助受难者,给予心理支持、温暖以及必要的治疗,就可以帮助绝大多数受难者尽快走出灾难的阴影,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催眠减压新技术:身体泡进音乐里 上一篇 | 下一篇 向闺蜜吐苦水越吐心越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