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心理健康 > 心灵探秘
微博,让人欢喜让人忧
发布时间:2011-03-09 12:35     来源:君健网

  想说就写,三言两语,或记现场,或发感慨,或晒心情,以140个字为篇幅限制的“微博”,就这样成全了所有人想“说”、想“听”、想“知道”的愿望。

  微博正在给中国公众带来崭新的话语空间。刚刚过去的2010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微博注册用户数量达到1.2亿,增速高达837.5%,创下中国互联网应用发展之最,预计未来两年还会进入爆发性增长。

  多起公共事件当中,微博平台越来越呈现出影响舆论甚至制造焦点的力量。2010年4月,玉树地震,中国平面媒体第一次借助微博,在闭塞偏远的灾区也让消息传播。2011年春节,中国社会科学院于建嵘教授发起“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网友与公安部门、媒体等社会力量结合,迅速解救了数名儿童,微博“打拐”为兔年春节涂抹了一层人文的亮色。无论事大事小,微博对于现实的反映可见一斑。寥寥几句,不仅有最及时的传达,最真实的现场,最具“原生态”的民意表达,更有群众智慧和精神的迸发、集聚,这正是微博的力量所在。

  没有人会对微博的作用视若无睹,然而,透明的“现场直播”,难免导致个人信息的大量流出;碎片式的信息传递,更是为虚假信息提供了可乘之机。还有人提出担忧,只言片语的表达方式,会不会让我们的思考习惯变得过于简单,造成国人文学水平的下降,以及对传统经典的遗弃。究竟要怎样借助微博“发声”,怎样有效合理运用微博“力量”,如何保证其公信力和真实度等,都有待我们在未来去思索、去考量。

  开微博 赶上潮流

  这年头,没个“围脖”(微博的谐音),真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如今,“在你微博里看到……”都快替代“吃了吗”,成为年轻人最常用的打招呼用语。

  与电视的13年,互联网的4年相比,微博仅用了14个月,就达到普及。无论普通大众、明星学者纷纷开微博;政府部门将它作为沟通民意的渠道,各大企业也忙着用微博聚集商机。

  “微博打破了传统媒介单向传播的模式,让每个人都有话语权,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得到体现,很容易受到普通百姓的欢迎,”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分析说。但是,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的研究发现,很多人注册微博后,马上把它丢在一边。对于他们来说,开通微博恐怕仅仅是为了跟风赶时髦,或者害怕落伍,被人看成“异类”,甚至被朋友孤立。

  事实上,赶潮流无可厚非,但若明明不喜欢凑热闹、却勉强逼着自己和他人保持一致,就有些难为自己了。毕竟,微博只是一个工具,它应该成为生活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写微博 发泄压力

  “微博不用正襟危坐地噼啪打字,它很便捷,随时想随时发。”被称为“微博女王”的演员姚晨说。的确,哪怕是没有学过语文的人,只要会发手机短信,就能写。

  一方面,一两句话的碎片化写作,摆脱了作文格式的束缚,也降低了人们发出声音的门槛,满足了人们与生俱来的“传播欲”。另一方面,写微博能非常直接地得到认可和赞扬,几秒钟的时间写上寥寥数语,就可能有人关注,满足了自尊的需要和成就感。因此,关注自己的人越多,越爱写。根据统计,微博的力量是博客的200倍,一条微博发出后只要30秒,就可以得到微博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目击”。

  此外,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教授何燕玲表示,微博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情感宣泄的渠道,使人们有机会随时表达情绪和感受。新浪网的一项的投票也显示,关于写微博原因,“感情发泄”占到了53%的比例。特别是在现代强大的社会结构面前,人们很容易感到自身的渺小,从而更加需要表达、张扬自我。因此,只要心有感触,大家都喜欢加上点评,发到微博上。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87%网瘾患者缺乏父爱  上一篇 | 下一篇  心理专家提醒:警惕青少年成为“微...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