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越秀区民政局婚登处发生了一宗闹剧,一对夫妻办离婚,把周岁左右的孩子带去了。其间,这对夫妻打起来,连带妻子的哥哥,打出一场混战,吓得旁边的孩子哇哇大哭。最离谱的是,当这群人打完以后,竟然大家都想丢下孩子不管。直到孩子跌跌撞撞跑过去找妈妈,妈妈才很不情愿地把孩子抱起来。
这个连话都不会说的孩子,遇到这样的父母,可真是倒了大霉。因为,对于他的生命来说,这件事发生得太早,创伤又很强烈,所以对他日后的人生必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还不一定很好治。
这也是许多父母的一个误区,当她们想离婚时,如果孩子很小,刚刚会走路还不会说话,他们就会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记得,因此在孩子面前闹起来会肆无忌惮,甚至把孩子吓哭也不知道收敛。殊不知,这时的孩子处于“前语言期”,不会说话,所以他们对于事物的感受还不能用“语言”的方式储存起来。但是, 这不代表他们不记得那些创伤。相反,创伤的记忆,虽然在长大后不一定能够被他叙述出来,但他的情绪反应模式记得,并且将在未来的一生中左右着他。
听起来很抽象吧?我举个例子——
有一位中年男性,40岁都没有结婚,虽然找过很多对象,但他总有种心不在焉的感觉,始终无法投入。就算开始时很喜欢对方,但是,当“感觉”一来的时候,他就会被一种“有什么意思呢”的无聊情绪所抓住,并逐渐远离对方。他好多次都是这样,因此恋爱始终无法开花结果。
后来,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有问题,就去寻求心理治疗。回忆起他童年经历时,他说,自己对父母的感情似乎也是很冷淡的,“爱无能”,但找不出原因是什么。
一次偶尔的机会,这个谜底被他奶奶揭开了。奶奶说,在他出生以后,他的父亲一度出轨,和他的母亲打得很厉害,常常当着他的面大吵、动手,几次打得在地上翻滚。奶奶说:“你开始的时候还大哭来着,后来就自己一边玩去了,我都好佩服你啊!”
答 案揭晓了,原来,一直让这位男性无法结婚的心魔就是一种心理防御,叫做“隔离”——因为对于很小的孩子来说,父母是他们唯一可以依赖的世界,所以面对父母争斗,给他们的感受往往就是灭顶之灾,是难以承受的痛苦。所以,当孩子要反复体验这种痛苦的时候,他们往往就会一不做二不休,把感情隔离在意识之外,保护自己的心灵免受毁灭性的打击。
但是,由于这个时候的孩子太小了,正处于情感反应模式形成的时期。所以,这时的隔离很容易变成一种长期的模式,即:认为不能对别人产生亲密的感情,正如不能对父母产生亲密感情一样,因为他们会令“我”痛苦。
当然,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但由于它形成于前语言期,所以长大后,它难以被当事人用语言描述出来。当事人只会觉得:“我对人就是很冷淡,就算开头喜欢,也会很快觉得没意思。但我不知道为什么。”
这就是父母当着孩子面打架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