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用现金购物时,紧随其后的付款动作消减了购物的快乐。而在信用卡消费中,实际的现金支付远在物品入囊之后,从而削弱甚至麻痹了金钱减少的痛苦。
近来报章上有则新闻很引人注目:上海一名80后的年轻女孩,难抵高档包、化妆品、各色时装的诱惑,于是,她选择“以卡养卡”的方式,居然拿了近百张信用卡循环套现,不到3年的时间,欠款高达100万元。
每个国家都有“卡奴”问题,人们为何会刷卡失控呢?这是因为心理账户在作祟。我们往往认为,刷卡的付出,会小于现金的付出。
国外心理学家曾做过研究,证实了这个现象。他们给予受试者一张餐馆菜单,让其点餐。其中一半的受试者可用信用卡消费,另一半则只能支付现金。结果发现,使用信用卡付账的受试者,他们的食物消费大大超出支付现金的人。可见,人们在花费现金时,要比使用信用卡支付时谨慎得多。
另一个相关的研究,则是让受测试者为家庭聚会进行花费估算。受测试者拿到同一购物清单,结果发现,计划用信用卡付费的受测试者,他们的预算金额为175美元,而计划用现金支付的人,预算仅为145美元。这再次显示,当用信用卡付费时,我们都会大方许多。
很有趣吧!事实上,当我们把心仪的物品购买到手时,紧随其后的付款动作往往让人感到心中疼痛,抵消了购物的快乐,甚至让人否决掉自己最初的购买意向。而在信用卡消费中,实际的现金支付远在物品入囊之后,从而削弱甚至麻痹了金钱减少的痛苦。
因此,支付金钱的方式越直接,付账的痛苦就越大。信用卡作为最不直接的支付方式,甚至在心理上会产生“不过是个签名游戏”的感觉,当然容易造成过度消费。这也是为何许多商家都希望客户能购买会员卡,因为这么一来,只有第一次掏腰包时会心痛,之后,不过就是数字加减的游戏,当然消费起来就会大手大脚。
如果你想少花钱,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换个心理账户:直接使用现金。这么一来,就会对自己所支付的花费有更真实的感受和估量,消费也就能更加理智。
若是你和信用卡实在难分难舍,那么在潇洒刷卡前,不妨稍停半分钟,在心中默默计算一下,自己即将入手的宝贝,究竟要花你多少钱。同时,也请在头脑中想象一下,你需要为此掏出多少张大钞。那么当你再次入手时,就能对消费有更精准的判断了。
掌握信用卡消费的心理密码,你就能摆脱当“卡奴”的尴尬,理智消费。
胆小者更多情 易患“相思病” 上一篇 | 下一篇 揭秘爱说“随便”的人是怎样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