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疑难杂病 > 硬皮病
硬皮病的系统治疗
发布时间:2012-11-30      来源:

  一、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系统性硬皮病为原因不明的局限性或系统性皮肤硬化症,是一种结缔组织病。该病患者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异常增多,表现为皮肤硬化和内脏器官纤维化。硬皮病迄今病因不明,西医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预后多不良,是皮肤科的难治性疾病。

  系统性硬皮病属于中医学“皮痹、痿痹、阴阳毒”范畴,其病因病机是先天之气不足、气化不利、肾阳衰微、脾气不足、阳气不达而风寒湿之邪气侵袭人体,阴寒凝于腠理筋肉、毒邪郁滞于脏腑,气化升降不利以致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营卫不和而痹塞不通。肾脏内藏元阴元阳,总司一身之阳气,对脏腑起着温煦作用,脾输精于全身。肾阳虚脏腑失于温煦,脾不散精,气血不足,以致营卫失和,卫外不固,寒邪外袭,客于络脉,阳气受阻,不能发挥温养肢体作用,致使畏寒肢冷。寒邪使气机收敛闭塞,轻者络脉营卫行涩,皮肤色泽晦暗,重者血瘀络脉,致使指端遇冷易发青紫,甚至络脉痹阻不通,指端溃疡、疼痛。故张吉教授认为脾肾阳虚、营卫失和是致病的内在因素,风寒湿邪外袭是致痹的外在条件,寒凝肌肤,经络不通,终至脉络瘀结,属本虚标实之证。故治疗采用“温阳散寒治其本,化瘀通络治其标”的根本原则,以温肾壮督、健脾补肾、活血通络、散寒除湿、化瘀解毒为治疗大法,中药针灸并用,以中药治其内,针灸治其外,共奏温补脾肾、散寒除湿、活血通络之功。

  二、临床治疗

  1. 以中药散寒通痹、扶正祛邪、温补脾肾、活血通络

  处方:独活12g,桑寄生12g,炒杜仲12g,川牛膝12g,狗脊12g,川断12g,青风藤12g,雷公藤12g,豨莶草12g,制川乌(先下)5g,炙黄芪10g,丹参10g,当归12g,赤芍12g,白芍12g,茯苓12g,炙甘草6g。方中独活入肝肾祛风胜湿;桑寄生、炒杜仲、川牛膝、川断补肝肾强筋骨;狗脊加强活血通络,补肾除湿之效;青风藤、海风藤以祛痰化瘀通络;豨莶草入肝肾二经,能祛风湿、强筋骨、活血解毒,川乌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黄芪补气生阴、利水消肿;当归、白芍补血养血和营;茯苓去湿健脾;炙草益气健脾;丹参活血祛瘀止痛,“一味丹参,功同四物”,加方中与驱风散寒之品相伍,可增加温通络脉之效。全方合用,祛风药与温通之品相伍,以解阴寒之凝滞;补阴药与温阳药合用,温补营血不足。温阳补血,散寒通滞,温而不燥,散不伤正,用治皮痹,药证相符。

  关节晨僵和多关节痛加防风、秦艽、羌活、川芎以加强祛风通痹的效果。

  情绪波动加香附、郁金、柴胡、半夏以疏肝理气、化痰解郁。

  早期水肿阶段加胆南星、白芥子、白附子以化痰除湿。

  出现雷诺现象加鹿角胶、熟附子、细辛、红花、鸡血藤治疗以温阳散寒、宣痹通络。

  后期萎缩阶段加人参、党参、阿胶、生地、熟地、女贞子、肉桂、加重黄芪用量以益气温阳、滋阴填精为重。

  2. 以针灸疏通经脉、温补脾肾、补益气血

  针灸治疗取大椎、至阳、命门、腰阳关、双侧肾俞、隔俞、阴谷、委中,三阳交、太溪、悬钟、合谷、曲池。取督脉以补阳,如大椎、至阳、命门等穴。大椎为诸阳之汇,能壮阳固表,散寒除湿;至阳穴在胸背,胸中为气海,背为心肺之宅,针至阳而补肺心之阳,益气血和经脉;命门为生命之源,元气之根,针之而补肾壮阳、散寒除湿;腰阳关壮阳补肾、养血舒筋,和肾俞、太溪用以补肾气壮肾阳;膈俞穴为血之会,针刺血会可调节血液运行,补益气血。背部及腰部诸穴,通督脉和脏腑,以调脏腑之气。阴谷穴益阳壮肾,和委中疏通气血,补肝益肾;三阴交为肝经脾经肾经交汇穴,补脾益肾,补益气血;悬钟穴又名绝骨穴,是足少阳胆经腧穴,又是八会穴中的髓会穴,诚如窦汉卿所说:“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悬钟穴善治本经经脉通路上的病症,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根据经络“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之说,肢节之穴能治内腑之疾,故取悬钟以疏通肝胆之气。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可振奋元气,益气养血调经气,和胃腑,以达安和脏腑、降逆止呕之功;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调气血,理腹气,升清降浊,化瘀通络。

分享到:

硬皮病怎么治疗比较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硬皮病会传染吗?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198号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