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药品食品 > 医药动态
“救命药荒”在逼宫
发布时间:2011-09-20      来源:
    鱼精蛋白,一种心脏手术必须使用的药品,这段时间几乎引起了全中国与心脏有关的医疗机构的注意,因为这种药品严重缺乏,已经有很多医院被迫停止了心脏手术。

    今年7月,因为厂家突然断货,在多个城市就已出现了大面积的鱼精蛋白注射液紧缺。作为目前国内唯一的生产商——上海第一生化药业,其负责人表示,因为原料不合格,暂时没有进行生产,全国都缺货。到了8月,“荒”的局面依然没有得到缓解,甚至有加重的迹象。这时,生产药企又说,并没有停产鱼精蛋白,只是缩减产量。进至9月,“荒”还在继续发酵。这家药企又称是因为原材料减少才造成紧缺。

    这种种迹象表明,无论是停产,还是减产,药企实际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从这种“荒”中获得各种好处。首先,是可以就此要挟政府,满足他们提出的或明或暗的要求:明的是直接允许他们提高药品价格;暗的是,他们可以在另外一些公众不注意的高价药品上做文章。二是可以要挟医院。记者在上海的暗访中,该公司某销售经理就表示,现在每个月的产量是400盒,“要想保证医院能拿到药,可以与药厂、中标的药品公司签订三方协议,如果肝素钠也用我们公司的,我们会按比例供给‘鱼精蛋白’。”最后,还可以通过制造市场紧缺局面,坐收另一种渔人之利——救命药一旦“荒”起来,医疗机构及患者只能到黑市中去出高价购买,但高价救命药的来源同样是生产这一药物的企业。

    药企为何有底气和能力这样绑架公众利益?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垄断。如果全国医院都由这一两家企业提供某一类药品,事实上这些企业就处于垄断地位;而这种药品在临床上具有不可替代性,属于一种“孤儿药”,这就又加重了垄断性。因此,当一种不可替代的临床救命药生产权就掌握在一两家药企手上,出现这种“紧缺”乃至“逼宫”,都是意料中的事。有几家垄断企业不是这样干的?

    药企绑架公共利益玩“逼宫”,其实挑战的是相关部门的权威与能力。站在公众的立场,在救命药物生产上,相关部门应设法尽快打破这种垄断局面。一是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更多药企参与这类药品的生产,并合理利用市场杠杆调节,同时做好药品存量不足的预警防范工作。二是开放市场,允许医院引进国外同类产品,以缓解紧缺局面。三是应该尊重市场规律,重新评估拟定新的市场价格,一种药品价格十几年不动肯定不太正常,需要给企业创造合理利润空间,才能吸引更多药企参与到这种药品生产中来,打破这种垄断的局面。

分享到:

胰岛素可治老年痴呆  上一篇 | 下一篇  专家称基础药物缺货或成常态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