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药品食品 > 医药动态
小儿血液病有了“孤儿药”
发布时间:2015-09-28      来源:

  儿童是ITP的高发人群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TP)是由于免疫功能系统异常,体内出现自身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和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所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上以四肢皮肤、鼻腔等自发性出血为主要表现。由于病因至今尚未明确,故ITP也可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儿童ITP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上海同济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谢晓恬教授介绍:“急性ITP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起病急,进展快,血小板可很快下降到2×109/L以下,出血较严重,个别患儿可能发生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较多患儿可有病前2周左右内的病毒性感冒或疫苗接种史。”急性型ITP经过糖皮质激素(可加用免疫球蛋白)积极治疗,约80%的患儿疗效显著,数周内可获得彻底治愈。但约有20%的患儿病程较长,其中部分患儿属于慢性ITP,疾病可持续多年,多见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

  慢性ITP常规治疗效果有限  慢性ITP不属于常见病, 因患病人群少、市场需求低、研发成本高,故很少有制药企业关注研发。因此,一些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罕见病的药品被称为“孤儿药”。

  根据ITP诊疗指南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推荐的诊疗方案,目前国内治疗儿童ITP首选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联合治疗。

  这种方法对急性ITP效果很好,慢性早期有一定疗效,但持续时间短,“对于血小板一直很低,各种药物疗效不佳或对糖皮质激素严重依赖,年龄超过6周岁的患儿,可以考虑脾切除手术,有效率比较高。”谢晓恬教授说。

  解放军309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张永清说,慢性ITP治疗时间长且病情易反复,感冒和药物过敏可能引起儿童ITP急性发作,可用丙球、激素来救急,而针对以上一线药物疗效欠佳的患儿可采用皮下注射血小板生成素(TPO)。

  其中TPO与艾曲波帕(Promacta)的药物作用机制基本类似。但TPO制剂因分子量较大,故易产生自身中和抗体而降低疗效;对自身体内的TPO也有影响,并有可能导致继发性的血小板减少。而Promacta相对TPO疗效更强,其提高血小板数量的效应可能是TPO的5倍以上。

  儿童药使用要格外小心此次批准,将使Promacta可用于1岁及以上的慢性ITP患者群体,还推出一种新的口服悬液配方,专为可能无法吞咽片剂的年幼患者设计。

  “期待中国能将Promacta引入临床治疗,以弥补TPO的不足并促进罕见病药物的开发。”张永清指出。

  “尽管Promacta已经在国外上市,但应关注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儿童用药指征和口服剂量,明确禁忌征。但从Promacta的作用机制来看,也可能难以获得长期疗效。我国儿科界历来对儿童药物的引进和应用比较谨慎。最好是在经过相当规模的临床研究,充分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之后,由中华儿科分会血液病学组正式推荐,方有可能成为治疗儿童慢性ITP的药物之一。”谢晓恬教授提醒。

 

分享到:

FDA发布软组织填充剂警示信息  上一篇 | 下一篇  控血糖有了新黄金搭档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