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医讯 > 媒体评论
应该管管“假慈善医疗”
发布时间:2011-01-14      来源:
    一位年届古稀的患者有白内障,看到某医院打出“白内障慈善手术”广告时,兴冲冲地报了名。到医院后,医生先要求开展系列检查,老人自费花了千余元,最后被告知:眼睛情况不适合手术;至于检查费,属于“自掏腰包”,并不返还。老人这才恍然大悟:这所谓的慈善医疗只是一件“外衣”,目的就是为了骗取检查费。

    某些慈善医疗“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早有媒体曝光:号称免费检查,结果患者被迫购买高价药品;号称免费手术,检查费用却要统统自负……不难发现,这些事件中的“受害者”大多是求医心切的中老年人群。他们本想尝尝实惠,最终却上当受骗,蒙受经济损失,且伤害心灵。

    拿“慈善”当幌子,少数黑心医疗机构的确赚了不少昧心钱,换来的却是群众对免费慈善医疗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前段日子,肿瘤医院要为社区居民进行免费乳腺检查,本是好事一桩,不料组织方却大吐苦水:很多居民疑虑重重,看到白大褂还未开口就关上大门;即使居委会干部带上门,也要好说歹说反复解释,很费一番周折。本市一位专家告诉笔者,他本想到外地做慈善手术,可当地群众因为吃过几次“伪慈善”的亏,态度冷漠消极,最终不了了之。

    如何防止别有用心者滥用慈善,仅靠老百姓的“火眼金睛”辨识恐怕还不够,相关部门的监管应及时“跟进”。首先,资质认定自然不可缺少;其次,应尽快建立起完善的报备制度,对那些“打擦边球”、假借慈善之名实则大肆收费的医疗机构,应及时“揪”出严肃处理,以维护患者的权益。

    一粒老鼠屎,能坏一锅粥。让医患间最纯朴、最温情的沟通得以健康发展,让慈善医疗变得名副其实,这将对缓和当下有些紧张的医患关系、塑造良好的医疗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分享到:

乙肝歧视的社会墙为何拆不掉  上一篇 | 下一篇  《光明日报》:阻击“神医”还需基...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