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医讯 > 百姓话题
肝血管瘤误诊为肝癌 肝功能造影可确诊
发布时间:2013-04-11 02:27     来源:君健网

    【典型病例】刘女士今年45岁,10年前查出患有乙肝,平时偶有腹胀、恶心、厌食等不适,未发现肝脏有其他病变,可最近单位组织的体检中,B超发现刘女士肝内有一2厘米×3.5厘米的椭圆形结节,边界清晰,医生初诊为肝癌。刘女士非常害怕,又到一家肿瘤专科医院就诊,医生为她做了肝脏CT、AFP(甲胎蛋白)、乙肝、丙肝等检查,CT的结论是“肝血管瘤可能性大”,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AFP和丙肝检查均为阴性,医生这次认为刘女士肝脏的肿块并非肝癌,而是肝血管瘤。可刘女士还是不放心,医生又为她做了个肝脏动脉造影,最终明确了肝血管瘤的诊断。

    【为什么会误诊】肝血管瘤是肝脏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女性多于男性,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有关,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该病的临床表现视肿瘤大小、生长速度、发生部位的不同而异,当血管瘤直径小于5厘米时,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当血管瘤直径大于5厘米压迫周围脏器时,可出现上腹饱胀、肝区不适等症状。

    而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大多数原发性肝癌患者都有乙肝、肝硬化的病史,早期也会有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右上腹疼痛等表现,晚期还会出现黄疸、腹水、消瘦等症状。本案例中的刘女士之所以会误诊,是因为刘女士既往有乙肝病史,属于原发性肝癌的高危人群,也有消化道症状,加之B超下显示肝脏有一椭圆形结节,使得初诊时误诊为肝癌。

    【确诊依据】由于肝血管瘤早期或直径小于5厘米时,多数无症状,只有当血管瘤直径大于5厘米压迫周围脏器时,才会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如上腹饱胀、肝区不适等,但这些表现多缺乏特异性,因此,仅凭临床症状是难以确诊的。

    目前诊断肝血管瘤主要还是依靠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核磁共振)等,确诊率可达90%以上,这些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无创伤,确诊率高,在临床上应用最广。而选择性动脉造影虽然是诊断肝血管瘤最可靠的方法,但因为属于有创检查,临床很少使用。

    该病确诊后,若无症状可不治疗,定期复查即可;若有压迫症状,可行肝动脉结扎或肝动脉栓塞术,也可在B超引导下向血管瘤内注射硬化剂或碘油使其闭塞,必要时可考虑手术切除,预后多良好。

分享到:

“富贵病”正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上一篇 | 下一篇  单侧耳鸣 谨防听神经瘤

评论 
提交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