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症状相似,最近,一种被称为“类艾滋病”的“亚洲新型免疫缺损症”的新病引发了公众和卫生部门的关注。那么,“类艾滋病”与艾滋病到底有没有关系?我国疾控部门是否做好了相应技术准备?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表示:对新病不宜急于下结论,疾控部门已着手进行技术储备,公众不必担心、恐慌。
8月下旬,《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刊发一份研究报告《泰国和台湾成人始发的免疫缺陷症》,称该病为“成人始发的免疫缺乏症”,罹患该病症者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样常因感染就医;而且,目前所发现的病患者都是亚裔黄种人,发病年龄约50岁,与遗传无关,不会传染,只是感染几种细菌时病情远比一般人严重。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指出,艾滋病是对社会危害极大的传染病,由艾滋病病毒感染引起,至今不可治愈,预后极差。此次研究人员发现的新病以“类艾滋”称谓并进行宣传,很容易使公众误认为该病是传染病,造成不必要的恐慌。而且,在目前尚缺乏广泛、深入研究的情况下,就将该病以“亚洲新型”冠名,或得出“专门攻击亚裔黄种人”的结论,都显得操之过急。据曾光介绍,免疫力低下类疾病早有发生,并非在艾滋病发现之后才有。多年来,一直有免疫力低下患者因不同症状大量就诊,只不过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对这类疾病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
据悉,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报告之后,中国科学家也开始关注此类“免疫缺陷症”。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控中心主任吴尊友表示,为了及早发现“亚洲新型免疫缺损症”感染者,疾控部门已着手进行技术储备。“像一些临床医生,看到疾病感染严重而艾滋病检测又是阴性的病例时,就要高度怀疑了。”
官方称未发现“类艾滋病”传染性 ... 上一篇 | 下一篇 “类艾滋病”专门袭击亚洲人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