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脖子上的肿块
多由皮脂腺囊肿引起,通常不会致癌。但也可能是白血病或霍奇金氏淋巴瘤的先兆,特点是常位于脖子的一侧,质地坚硬。喉结附近的肿块如果持续增大,三周还不消退,应及时去甲状腺专科门诊就医。
相关:大脖子病与“碘”恐慌
缺碘会得“大脖子病”,这个中国古书早有记载。《庄子》中就有关于“瘿病”的记载,这种病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特征;晋代的葛洪在《肘 后方》中也有用海藻浸酒治“瘿病”的记载。1920年代,一位医生在医学杂志上报告了自己利用每日9毫克碘剂治好少女甲状腺肿大的病例,人们开始用碘治 病。
最初,为了补碘,人们需要每日服用药剂师开出的药方——通常是稀释的卢戈氏碘液。但这种方式,相当于要求正常人要每天服药,非常不便,有人便想 到了把碘以一定比例加入食盐,公众便可以从饮食中摄取碘了。1920年代,碘盐在美国就已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当时的一位医生评论认为,“部分原因是宣传工 作做得好,才保证了碘盐的普及。” 1960年代前,各国的碘缺乏防治工作基本上是各自分别进行,直到1980年代,医学界证实了碘缺乏不仅会引起甲状腺肿和儿童呆小症,还有最主要的危害是 造成不同程度的儿童脑发育障碍。有研究证实碘缺乏可使人群平均智商降低13.6——这就涉及到一个事关人口素质的严重问题了。1983年,学术界提出“碘 缺乏病”代替过去“地方性甲状腺肿”。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成立了上文提到的“国际碘缺乏病理事会”,以推进“普遍食盐碘 化”。
1994年下半年,中国的全民食盐加碘开始在各地陆续普及,在当时的《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中曾明文规定:两部分人群——高碘地区人群和因治疗疾病(特别是甲状腺疾病)不宜食用碘盐的人群不食用碘盐,这部分人群可到盐业部门专设的商店购买不加碘的食盐。
4.腿上的肿块
如果腿上的肿块伴有流血、疼痛、发痒或是长时间不愈合,很可能是皮肤癌(鳞状细胞癌)的先兆。
此外,如果是水肿则应考虑三种可能性。
腿肿,或称下肢水肿,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导致下肢水肿的主要原因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淋巴水肿、静脉曲张等。
当出现下肢水肿,特别是一侧下肢突然肿胀时,应考虑是否由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所致。静脉是血液回流的通道,血栓形成后,血栓堵住了通道,血液不能回流,只能囤积于下肢,导致下肢肿胀。同时,血栓在静脉内还会导致静脉炎,加重患肢胀痛。
静脉血回流到心脏后,会进入肺部来完成氧气的交换。按摩、挤压下肢,容易使血栓脱落,随血流流经心脏,最后“卡”在肺动脉里面,导致肺动脉的血 流受阻,进而引发咳嗽、胸闷等症状,甚至窒息死亡,即医学上所说的“肺栓塞”。据统计,60%以上的肺栓塞乃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所致,其中,严重、致命性 的肺栓塞占1%~5%。
超声确诊后立即卧床
要区分腿肿是否为血栓所致,只需做一次下肢静脉血管的超声多普勒检查即可。当确诊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患者应立即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特别注意不要按摩患肢,并接受针对性治疗。一旦出现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表现时,应警惕是否已经发生肺栓塞。
5.手臂下的肿块
肿块质地柔软,有弹性,一碰就疼,饮酒后痛感更强,这可能是乳腺癌或霍奇金氏淋巴瘤的先兆。
淋巴结遍布全身,只有在比较表浅的特殊部位才可触及。如颌下、颈部、锁骨上窝、腋窝、腹股沟最易摸到。女性患乳腺癌时在乳房周围及腋窝可摸到肿大的淋巴结。
正确的触摸方法是:将食指及中指并拢,在上述部位上下左右触摸,若感觉到皮下有圆的、椭圆的、或条索状,有鸡蛋大小甚至更大的淋巴结节时,应立即去正规的医院请医生诊断。
关于感冒的8个新发现:维生素C不能... 上一篇 | 下一篇 甲亢容易被误诊为5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