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医讯 > 百姓话题
“毒苹果”事件再次警示我们—职业病防治刻不容缓
发布时间:2011-03-03 09:49     来源:君健网

    2008年初,苏州联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联建科技)开始为苹果公司提供触摸屏,其中一道工序是擦拭触摸屏。2009年春节过后,在联建科技工作的贾景川感觉一天到晚手都不会干,双腿无力,走不了多远就很累,走到哪里都想靠靠。2009年5月,听说车间里有个小姑娘瘫痪了,员工之间交流多起来,发现很多人的身体状况是一样的。去医院检查,结果是“正己烷中毒”。

    在媒体的广泛关注下,直到2011年2月15日,苹果公司才发布《2011年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首度承认“因暴露于正己烷环境,健康遭受不利影响”,“毒苹果”事件有了结论性的进展。

    “毒苹果”是如何伤人的

    据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职业病诊断办公室主任医师闫永建介绍,正己烷是一种化学溶剂,被大量使用,急性毒性不高,但长期慢性接触容易导致毒性在体内蓄积而发病。

    正己烷可通过呼吸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精密电子加工所需的密闭清洁环境通风较差,正己烷挥发物难以及时排出,长期直接接触正己烷,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四肢麻木、操作能力下降等周围神经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晕倒、神志丧失、瘫痪,甚至死亡。

    职业病防治 任重道远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按照2002年5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包括十大类115条款。目前我国约有2亿劳动者受到各种职业病危害,其中农民工职业病问题尤其突出。

    闫永建介绍,目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突出特点和难点在于诊断难、监管难、维权难、追究责任难。

    诊断难——— 职业史缺失、职业病防治从业人员及相关医疗机构少制约诊断。“职业病的诊断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一是诊断工人‘有病’,二是证明病源于工作。”闫永建解释说,诊断工人“有病”或者是患病程度并不难。然而,临床诊断和具有可获得工伤赔偿法律效力的职业病诊断仍相去甚远。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病人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资料等,并且应当“由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组织3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很多患者没有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无法证明自己的发病源于工作。超八成的职业病患者由于职业史缺失,导致难以进行职业病诊断。职业病防治工作者在进行诊断取证时需要和多部门协调,难度非常大。此外,企业等多方面的重重阻挠,让职业病诊断工作雪上加霜。

    维权问责难——— 维权程序复杂耗时长,赔偿不足。2011年2月23日,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发布《职业病调研报告》(下称《报告》)显示,49.4%的工人没有劳动合同,53.2%的工人没有工伤保险或不了解这方面的情况。这意味着,当这些工人进行职业病索赔时,将面临更为繁琐的程序和更大的举证困难。在漫长的鉴定程序之后,工人获赔的情况却不甚乐观。《报告》显示,有37.8%的职业病患者没有获得任何形式的赔偿。获得一次性赔偿的患者中,78%的人都认为这笔钱无法保障其后续的医疗和生活。

    防治职业病 要有“法”可依

    职业病防治要有两个“法”,一是职业病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职业病防治的方法。

    闫永建介绍,《职业病防治法》是我国职业病防治的基本法律,相关的法律法规有600多个。有了相关法律法规的保证,政府与企业的互动、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开辟严厉的问责制度和畅通的监督举报渠道、有关管理部门的执行力度、企业以法自律的程度,都将影响着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好坏。

    用工单位应严格执行以《职业病防治法》为主的法律法规,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大力推进生产工艺改革。企业还应切实加强职业病防治的管理,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坚持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提高职工职业病防护知识和自觉防护意识。

    闫永建特别强调,和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既是对个人权益的一种基本保障,也可从中了解到工作环境中是否有职业病危害因素,并据此进行选择。

    职业病中虽有很多病种不可治愈,但除急性病例外,绝大多数是可以预防的。闫永建介绍,加强个人防护是保障操作者职业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措施。劳动者应了解并熟悉工作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预防,自觉选择、佩带不同等级的个人防护用品。对于容易经皮肤吸收的毒物,或者接触强酸、强碱类化学品,要注意皮肤的防护。一切防护用具,必须注重实际效果,使用后要加强清洗和保管。自觉养成工作后洗澡,不在生产场所进食、吸烟、喝水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以防误食毒物,造成中毒。

分享到:

统计表明,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普及...  上一篇 | 下一篇  假牙有了"身份证" 患者持"证"享最...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