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医讯 > 医学前沿
3D生物打印血管实现再生
发布时间:2016-12-30      来源:
   全国首批“千人计划”科学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康裕建近日宣布,由其团队承担的3D生物打印促进人工血管内皮化的研发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其在全球首创依托干细胞生物墨汁技术构建的3D生物打印血管,成功植入恒河猴体内,实现血管再生。

    康裕建教授介绍,研究团队从恒河猴身体中取出约5克脂肪,提取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制成3D生物打印所需的“墨汁”,再用特制设备打印出血管并置换该猴体内一段约2厘米的腹主动脉。术后1个月,打印血管已与恒河猴自身腹主动脉融为一体。该技术将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实现了干细胞应用技术的重大突破。

    “过去的人造血管不是生物材料,无法产生内皮细胞,其进入生物体后容易发生堵塞、凝血等问题。而此次实验打印出的生物血管,则能够生成血管内皮细胞,保证血液流动畅通。”截至12月1日,科研人员已对30只恒河猴进行3D生物打印血管体内植入实验,实验动物术后存活率为100%。在实验期内,所有实验动物在3D生物打印血管植入后,其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均有序分化为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血管组织,在3D生物打印血管再生完成后,其结构和功能均与实验动物自身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一致,实验动物各项生理指标均未发现异常。

    康裕建介绍,全球每年约1.56亿人、国内约1900万人有人工血管移植需求。传统人工血管存在内皮化问题,易出现堵塞,约10年就需更换。3D生物打印血管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终身使用,其成本将低于目前人工血管;移植传统人工血管患者需终身使用抗凝剂,而打印血管将这一时间缩短到术后5天,此后无需任何药物治疗。

    蓝光英诺母公司、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将就该技术向有关监管机构申请临床试验。美国田纳西州大学健康科学中心主任托马森教授预计,该技术有望在5年至10年内用于临床。“未来还可能会打印肾脏、肝脏等人体器官。”托马森认为,上述探索为3D生物打印技术应用在更广泛医学领域提供了可能。

    康裕建表示,目前已在尝试打印胆管、输尿管、输卵管、食管等类似的管腔材料,对肝脏、心脏等其他人体器官的打印技术也在研发中。该技术还有望促进损伤器官再生,在人体器官出现问题苗头时即予以修复。

    3D生物打印

    所谓3D生物打印,是以含种子细胞(干细胞、已分化细胞等)、生长因子和营养成分等组成的“生物墨汁”,结合其他材料打印出有生理功能的组织结构。它和工业3D打印的根本区别在于“活性”,能打印出含有细胞成分并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产品。
分享到:

 上一篇 | 下一篇  微波炉烹饪蔬菜 更健康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198号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