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儿女尽孝的机会
发布时间:2011-02-17
来源:
有句俗话说:“金窝窝,银窝窝,不如自家的土窝窝。”这反映了一些老年人故土难离、不愿意迁居城市和儿女一起生活的心理。他们总觉得到了城市守着儿女这也不适应,那也不习惯,不如在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那个老家自由自在。但是,出巢远飞的儿女们谁不思念、牵挂筑守空巢的老人,谁不渴望陪伴着自己的父母乐享清福、安度晚年呢?
去年春天,我生病在济南住院治疗的时候,远在锦州某飞训部队任教的儿子因为工作需要来不到身边,每天几次电话问询安慰,听得出泣声哭韵中那种急虑和焦躁,一次次以最快的速度把治疗费打到医院。并且一再恳求,病好了迁往城市和他们一起生活,方便照顾我们。
我们虽然也听到过很多关于老人不习惯于城市生活、婆媳翁婿关系难处等方面的故事,虽然也有很多理由离不开故土老家,但是更理解儿女的孝心,觉得应该给儿女尽孝的机会,没有一点理由为难孩子,使他们因分身无术而影响心情、耽误工作。因此老婆一退休,我们就舍下县郊那个留恋的农家小院,迁居到锦州儿子家里。在这里,儿子儿媳早在我们的房间准备好了崭新的床铺被褥和衣服鞋袜,安上了电脑电视。怕我们寂寞,领着我们楼上楼下的邻居串门。周末带我们去熟悉各个市场、到景点游玩。他们在家的时候,总是按照我们的习惯安排起居生活。
儿子儿媳的关心、疼爱甚至迁就,很快使我们改变了过去的观念。但是因为城乡习惯和代沟的差距,适应总要有个过程。我们觉得,对儿女孝心最好的回应,就是尽快地改变自己,适应城市生存环境,让他们毫无后顾之忧地去工作。像出入家门要换鞋换衣服不能嫌麻烦,如厕要每次冲马桶不能怕浪费水,走路、说话、看电视不能声音太大以免影响左右上下邻居等等。其实最容易产生矛盾的是在孙子身上。儿子儿媳希望按照现代意识养育孩子,担心学会家乡话或者养成随便吃喝等毛病。我们就经常和16个月的孙子一起,对着中央电视台的少儿节目学普通话,并且改变了一哭就给零食吃等不良习惯。凡是儿子儿媳要求的,都照着做。他们明显要求错误的,就偷偷地纠正,不明着争论孰是孰非。儿子儿媳觉得我们看孩子放心,工作就更安心了。
每个老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曾为儿女呕心沥血,接受儿女的孝敬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因他们的工作环境和事业需要,不可能“常回家看看”,更不可能在你需要的时候就来到身边。不管金窝银窝还是土窝,儿女筑造的窝才是最好的窝。因此,为了孩子再做一些努力和付出,给他们尽孝的机会,岂不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