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越婢汤,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而渴,续自汗出,无大热。 |
[通治方]
岳美中:治此病,可仅用玉米须一味,日用60克,洗净煎水服,连服六月,即能痊愈。屡试累验。惟须说明者,此系慢性病,非长期不间断服药,则难望收功。余亲戚之女八岁,患肾炎。其父为西医,故用西药治疗,年余不效。后遵嘱连续服用玉米须半年而愈。现已十八岁,未见复发。
--《岳美中论医集》
庚生:忆香祖笔记中,载一方颇简便,予曾试用有效。方用老丝瓜3条(去子剪碎),巴豆49粒(去壳),将巴豆同丝瓜络同炒,俟巴豆深黄色,去巴豆入黄米60克,同丝瓜络同炒,至米黄为度,取米研粉为丸,如梧子大。每服30粒,有苡仁汤下,神效。
--《串雅内编》卷四
王清任:抽葫芦酒,治腹大周身肿。
自抽干葫芦,焙为末,黄酒调服9克。若葫芦大,以黄酒入内煮一时,服酒颇效,取其自拍之义。
--《医林改错》卷下
陶承熹:消河饼,治水肿、小便闭淋。
大田螺4个 大蒜(去皮)5个 车前子9克(为末)
3味共捣研成饼,贴脐中,以手帕缚之。贴药后少顷,小便渐渐自出,其肿立消。
--《惠直堂经验方》卷二
[辨证方]
1、寒 证
岳美中:罗氏(止园)对肿胀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久病高度水肿,纯属虚寒,“一切热征,均系假象”,应扶脾渗利,益气补阳,大剂治之方效。余曾吸取罗氏之说,结合自己的经验,制一治水肿方:炙黄芪18克,党参18克,炒白术24克,龙眼肉12克,苡米12克,山药12克,蔻仁1.5克,干姜6克,炮附子6克,陈皮3克,牛膝9克,生姜3克,大枣3枚,水煎服。本方对于气虚水停,出现虚寒证象,全身或下肢浮肿,小便短少,舌淡苔白厚,脉虚者,较为适宜;若为风水兼肾气虚弱,可加虎骨以补肾强骨,除少阴伏风。
1942年余曾治一男性患者,年30余岁。自述在一年前首先发现下肢浮肿,心跳逐渐增剧,并已形成腹水,呼吸困难,卧则作喘,经治不效。察其面黄体瘦,腹大如箕,舌苔薄白,脉微弱而有结代之象。诊为心脾肾三者俱虚,水液泛滥。处以本方加虎骨9克,10剂后肢肿腹水渐消,连服二月而愈,随访二年未发。
--《岳美中医话集》
2、热 证
张仲景:越婢汤,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而渴,续自汗出,无大热。
麻黄8克 石膏24克 生姜9克 甘草6克 大枣3枚
上5味,以水1200毫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600毫升,分温3服。恶风者,加附子1枚炮;风水,加术12克。
--《金匮要略》卷上
耿鉴庭:予见小溲黄浊者,虽无肾炎确证,仍以下方给其常服,可使小便迅速转清。
鲜车前草(包括叶、穗、籽全用)9克 茯苓皮9克 通草丝2克 灯心0.3克 茶叶适量
水煎服。
--《名老中医医话》
万友生:白茅根汤,治慢性肾炎水肿,证属湿热伤阴者,适当加味,疗效尚佳。
白茅根30~60克 生薏米15~30克 赤小豆15~30克
水煎服。
--《名老中医医话》
姚正平:治急性肾炎证见恶寒发热,咳嗽气喘,口渴,头面下颏,四肢浮肿,甚或伴有胸水,尿少色黄,大便干。
麻黄10克 杏仁10克 射干l0克 紫菀10克 桑白皮l0克 生姜10克 地骨皮10克 生石膏12克 生甘草3克 冬瓜皮30克 茯苓15克 车前子15克 水煎服。
加减:如高度浮肿,麻黄重用可至15克;有胸水,去紫菀改用苦葶苈子10克。
--《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