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中医讲堂 > 药膳食疗
药食同源 各有所长
发布时间:2011-02-15      来源:
    编者按: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四季的开端,也是“生”的开始。正如《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的那样:“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早春二月,虽然春寒料峭、乍暖还寒,但和煦的阳光、泛绿的草地无不向我们昭示着春天的来临。但是,春天也是易于发病的季节。蛰伏了一冬的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们开始在人们不曾注意的地方向人体伸出了“魔爪”,因此民间也有“百草回芽,旧病萌发”的说法。
    就拿感冒来说,天气忽冷忽热,很容易让人感冒。这个时候,来点预防感冒的食疗小方子比服用任何补品都好。在这里,我们向您推荐一款“神仙粥”,为什么叫神仙粥呢?就是因为它解除风寒感冒的效果非常好,说“神”,其实也不神,这粥里面的三味食材,即糯米、葱白和生姜都是最普通不过的。为什么这三味食材一组合就成“神仙粥”了呢?我们知道,糯米、葱白以及生姜均性温,能温暖被风寒侵袭的身体;此外,葱白和生姜还有发散的功效,能把“淘气”的风寒驱逐出人体。这也就是神仙粥对春天的风寒感冒有奇效的原因所在了。
    具体做法很简单:先把一勺糯米(约50克)熬成粥,然后再加入7根葱白和7片生姜熬煮5分钟,起锅前加入50毫升的米醋搅拌均匀就可以趁热吃了。吃完后便上床盖上被子闷汗,连续3次左右,感冒就可以痊愈了。
    不过,虽然食物对一些疾病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也不可以代替药物哦!本期为您推荐的《药食同源 各有所长》出自王凤岐老师的《王凤岐带您走出养生误区:好好活着就是健康》一书,王凤岐从事中医药事业及临床50多年,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相信本文一定对您的健康有所帮助。
    食疗有用也有限
    治病不能单靠食疗
    现在人们有这么一种误区,一听说某种食物对某种疾病有效,便拼命地吃。举一个例子吧!我们都知道苦瓜有降血糖的作用,你看吧!不少人便一天三顿吃苦瓜,认为苦瓜吃得越多,这血糖就降得愈快。
    可能吗?当然不可能了。苦瓜再怎么神奇,但终究只是食物,不是治病的特效药,如果不及时治疗,日常生活也不加以注意的话,即便吃再多的苦瓜也没有用。我们都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其实这也完全可以运用到药物上,当身体对某种营养的需求达到某一标准的时候,再补充,就有可能成了“毒”或是成“害”了。退一步说无论是谁,再怎么爱吃苦瓜,如果一天三顿连番轰炸,相信也坚持不了几天。当然,平时经常吃点苦瓜来调理一下,对于糖尿病来说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是如果把它当成灵丹妙药就是大错特错了。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苦瓜性寒,吃多了还伤胃,就算吃也不能空腹食用。
    其实不仅仅是糖尿病,像传闻说吃芹菜可以治疗高血压也是同样的道理,那些成天吃芹菜的高血压患者不也没有好吗?食物只是食物,即便有药性,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没有必要整天抓着不放。吃多了,反而会受其害。
    生病不等同于养生
    得从药物入手
    有些人可能不明白了,中医不是常说“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吗?你为什么却说食补没有用。我没说食补没用,只是说不能将其当成药物来看。“药补不如食补”,其实是对养生来说的。对于健康人来说,也许身体会有一些小的偏颇,那么这个时候可以通过食物来纠正,以达到阴阳的平衡。什么是生病呢?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就是阴阳偏颇过大,这个时候再靠食物来纠正,就有点“力不从心”了,得加大火力用药了。所以在这里奉劝大家,不要一有病就立马想起食疗,如果一味相信食疗,很可能会贻误病情。
    我们虽然一直在强调药食同源,但是对疾病本身来说,还是药物效果比较好,所以不要把眼光一直都放在食物上,该用药的时候还得用药。
    要想疾病“斩草除根”
    食疗断后是良方
    《黄帝内经》中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意思是说,生病的时候没有必要非得把病治得痊愈才算好,用大毒治病好到六成就差不多了。用常毒治病好到七成就行了,用小毒治病好到八成就行了,用无毒平缓的药物治病去掉九成就行了,最后用食物来恢复体内的正气。如果用药过度,反而会使正气受伤。在中医上这叫“中病即止”,如果非得把病全治好了才停药,那么就很容易引发其他药源性疾病。因为病本身是有积蓄量的,就像蓄洪一样,当水量超过大坝,而我们没有采取泄洪措施时,就很容易暴发洪水。同样的道理,当我们身体里所含药物的“毒”超过一定标准时,身体承受不住了,自然会引发新一轮的疾病。
    人们生病这么急迫地想要痊愈,却忘了药物过量也可能是我们生病的罪魁祸首。《汉书》中也曾这么说过:“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意思是说,生了病不去治疗,相当于中等水平大夫的治疗效果,间接说明了过于治疗反而会“坏事”。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疾病呢?老祖宗曾经说过:“有死必有生,有生必形亏。亏盈盛衰,物之常理。”也就是说,人生下来早晚都会死的,只不过有的死于老,有的死于病,所有的情况都是这样。“人为甚,故圣人悯之,而医药兴。”圣人生怕出现这种现象,于是便创造了医药,于是医学便发达了。“所医药兴闻天下之人,又不死于病,而死于医药”,也就是说虽然有了医药可以救人性命,然而很多人却并不是因为疾病而死,而是死于医药,于是“智者顺其然,固曰病而不药得中医”,就是你病了不一定用药,注意日常生活上的调理再加上身体的自愈能力,身体也就慢慢好起来了。
    其实癌症也是如此,人们选择做化疗,非得把癌细胞都杀死不可,却忘了,化疗虽然能把癌细胞给杀死了,但健康的细胞同样也被杀死了。这可就真成了“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走一个”了。健康的细胞没有了,那么身体的恢复能力自然也就会受到影响了。所以对于治病来说,要留点余地,在祛邪的前提也要不伤正让身体自行恢复,只有经过自身一点点地恢复,才能得到真正的康复。
    新药,到底是药还是毒
    生活中,通过饮食来调节疾病的还是少数,更多的人还是过度依赖药物。就拿感冒来说,明明一碗姜水就可以治愈的,非要把所有感冒药都吃个遍,甚至连新出的药也不放过。一种新出的药有它的主治功用,但因为新药都是研发不久,它的副作用有些还没有进行长期的观察,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我想一些久病的人不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想要治病,首先就得了解疾病是怎样形成的。我认为疾病本身占三分之一,人的精神情绪占三分之一,医和药再占三分之一,这三部分共同形成了我们所说的治病三要素,如果把这三个三分之一处理好了,那么任何疾病都有希望治愈的。世界卫生组织曾经讲过一句话,医也好,药也好,关键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好不好,生活方式正确与否,是得病与治病的关键因素。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可是现在呢?不少人稍微有点不舒服,就赶紧吃药、看医生,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吃多了,也会中“毒”的,自然对身体没有好处。
分享到:

饮食有节胜食疗  上一篇 | 下一篇  秋冬养生食疗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