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所创立的“缓慢捻进法”“艾卷悬起灸”“埋针”技术等,至今仍被临床广泛应用,并深刻地影响着当今针灸学科的发展
朱琏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创始人、首任所长。她将自己一生的大部分时光与精力都致力于中西医结合的“新针灸学”事业,是现当代我国著名的针灸学家。朱琏长期坚持针灸临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为针灸医学的创新与发展、推动针灸医学走向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
朱琏,生于1909年12月,江苏溧阳人。毕业于苏州志华产科学院,早年参加革命,是石家庄第一名女共产党员,开办“朱琏诊所”,掩护党的工作,进行抗日救亡运动,后被任命为八路军一二九师卫生部副部长及华北人民政府卫生部第一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琏任中央防疫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卫生部妇幼卫生局副局长,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针灸研究和医疗机构——中央卫生部针灸疗法实验所。朱琏也是中医研究院(今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主要创始人并担任首任副院长。1960年,朱琏调广西南宁市任副市长,主持创办了南宁市针灸研究所及南宁针灸大学(我国第一所针灸大学)。1978年5月18日,朱琏因病在南宁逝世,享年69岁。
朱琏撰写的专著《新针灸学》,是她留给世人的一笔宝贵财富,被多个国家翻译出版,董必武为之写序,朱德题词:“中国的针灸治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他在使用方面,不仅简便经济,对一部分疾病确有疗效,这就是科学,希望中西医团结改造,更进一步地提高其技术与科学原理。”
朱琏在针灸的临床、科研、教育、对外交流等诸多方面均有着卓著成就,她对针灸事业是深入骨子里的热爱,对针灸治病更是孜孜不倦,用一生的时光解除了无数患者的病苦。她所创立的“缓慢捻进法”“艾卷悬起灸”“埋针”技术等,至今仍被临床广泛应用,并深刻地影响着当今针灸学科的发展。
独创“缓慢捻进法”
“缓慢捻进法”是朱琏独特的针灸进针手法的核心,因其下针轻柔细腻而又果断,颇具特色,曾被国外学者称为“朱琏手法”“广西针灸手法”,此方法的创立基于朱琏大量的针灸临床实践。为减少患者惧针现象,减轻进针疼痛,以及调理慢性病实现针灸补益作用,朱琏不断摸索,总结出“缓慢捻进法”。
“缓慢捻进法”的基本操作方法是:“执针要平肘、举腕和抬手,用拇、食、中三指执住针柄;当针尖还没有接触皮肤时,要‘指实’执针;针尖接触皮肤时,要近、轻、稳;针尖接触皮肤后,要‘指虚’执针,捻捻停停,停停捻捻,停时指实,捻时指虚,指实指虚交替运用,并稍加压力,逐渐把针捻进。缓慢捻进法一般分为皮肤、浅部和深部的三层操作过程,通过皮肤后要行针捻转探找感觉,并给一定的刺激量,最后捻进到预定的深度行针,使每层都产生针感。”(摘自《新针灸学》)
对此,朱琏弟子和学生们都有独特认识与较深体会,如全国名老中医、桂派国医大师韦立富认为:“缓慢捻进法”在操作时要细致并有耐心……针在原地“指虚”速捻,不急于立即进针,是给大脑皮层上一种良性刺激,有一定的安慰和镇静、止痛作用,为下一步“指实”速捻进针打下基础;广西名老中医王登旗强调:当针接触皮肤后,要注意“直(针尖与皮肤要垂直)、虚(执针柄的手指要稍放松)、留(稍留针并观察皮肤有无抵触感)、捻(手指在原位上捻动针柄)”;广西名老中医肖继芳将缓慢捻转法进针与得气的“通关过节”结合起来,使分层得气的感觉可以更好地气至病所,操作时结合“使气在前,按之在后;使气在后,按之在前”的要领进行;全国名老中医黄鼎坚认为“治神”是缓慢捻进法的手法操作、得气治疗的基础,他不拘泥于手法术式,及重视分层取气,使患者有舒适感。朱琏缓慢捻进针法经过她及其弟子及学生们50 多年的努力、传承而不断被深化,在国内外针灸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广西针灸流派”针法。
首创“艾卷悬起灸”
艾条,又称作“艾卷”,它首次出现于明清,但仅用于“雷火神针”或“太乙神针”的实按灸法,且这种实按灸法的艾条中要加入特定的药物,操作时将药艾卷点燃后,衬以数层纸或布,按压以灼烧患处。在朱琏之前,没有资料显示“艾卷”被用作包含温和灸或雀啄灸的悬起灸法,而且新中国成立之前,艾炷灸法一直是灸法临床的核心。
1951年夏,朱琏去外地出差,在列车上突发急性肠炎,她想用灸法自治,却又没带艾绒,于是她从兜里掏出一盒香烟,抽出一根点燃,然后对准大肠腧、足三里等穴悬起熏烤,结果病症得到很好的缓解,香烟卷熏灸起到了与艾炷灸相似的疗效。朱琏觉得很有意思,此后经她反复试验,发现这种熏灸法不仅疗效确切,还可随时调整所需热力大小,减少了施灸中的许多麻烦。于是,朱琏指示她所领导的卫生部针灸疗法实验所开展研究,采用手工式卷烟机,把艾绒卷成香烟的形状,长约20cm,比香烟略粗,持其一段,另一端燃着,接近皮肤悬起施灸,朱琏将其定名为‘艾卷灸’。在施灸时,又根据操作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类:温和灸——手持艾卷,将其一端点燃,直接悬于皮肤之上,与之保持一定距离,使热力较为温和地作用于穴位,灸至病人有温热舒适无灼痛的感觉;雀啄灸——将艾卷燃着端悬于皮肤上方一定距离,对准穴位上下移动,使之像鸟雀啄食样一起一落,忽近忽远施灸。针灸疗法实验所还对艾炷灸和艾卷灸在“合谷”穴上进行了温度变化的比照实验,结果表明艾卷灸法不但使用方便,而且在温度的调节上也比艾炷灸法优越。之后,针灸疗法实验将“艾卷灸”用于临床治病,并将此疗法陆续推广至全国,这就是后来我们大家所熟知的“艾条悬起灸法”的来源。
发明“埋针”技术
“埋针”技术的由来与朱琏密不可分,朱琏将其称为“安全留针法”。采用较长时间留针治疗某些疾病的这个想法,还是朱琏当年在为华北农村一位70多岁的老大娘针灸治病时得到的启发。那是1947年,这位老大娘因患头痛、心慌、想吐等病症,朱琏为她针治,当留针10几分钟准备起针时被老大娘制止,要求继续行针治疗,直至两个多小时后才出针,老大娘感觉全身舒畅。原来这位老大娘是祖传民间针灸医生,在治病过程中,她告诉朱琏:“救命,针得要快;治病,针得要慢。”此后,这种思维一直影响着朱琏的针灸实践。
1955年冬,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林伯渠因病手术,术后患上严重膈肌痉挛,住院近两个月未能痊愈,于是请朱琏等人为林老进行针灸治疗。朱琏起初用常规毫针针刺,在采用长时间留针后,发现每次留针时均能较好地抑制病情,但起针后不久又反复发作。林老主动提出刺入穴位内的毫针尽可能保持更长时间留针以缓解病痛,于是在朱琏等人的研究设计下,发明、赶制了第一根用于安全留针的横柄针(又称为丁字针或T型针,这枚横柄金针现收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并用此丁字针先后埋入中脘、足三里等穴,留针时间长达72小时,创下当时有史以来最长留针记录。在采用此埋针方法长时间安全留针后,林老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膈肌痉挛得到基本解除,出院时为保证避免复发,林老足三里穴埋针长达14天才起针。
朱琏自此后对一些患顽固性疼痛、痉挛等病进行针刺治疗时,均给予长时间的留针即使用埋针法,大大提高与巩固了针刺所产生的疗效。在临床实践中,朱琏肯定了“埋针”在治疗上有独特作用,通过观察分析、摸索总结出埋针的两种方式及具体操作方法,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因普通毫针的长时间留针容易造成弯针、折针,病人长时间不改变体位,难以坚持,以后朱琏等人又研制了皮下针、图钉形针等埋针针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