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中医讲堂 > 中医疗法
益肾健脾泄浊治慢性肾衰
发布时间:2015-04-10      来源:

    龚丽娟,女,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曾任南京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副主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老年医学会主任。

    出生于中医世家,祖父龚锡春师承清朝大学士、无锡名医汪艺香先生,言传身教,医技猛进,汪师曾谓:“唯锡春一人得吾真髓”。其父龚士英继承父业,擅治温病及内、妇、儿科疾病。1946年龚丽娟随父侍诊, 1950年在父亲指导下试诊,深得病家肯定、父亲赞许。1955年就学于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1956年毕业后分配于江苏省中医院工作后,跟随邹云翔、马泽人、曹鸣高、颜亦鲁、张泽生、江育仁、沙星垣、马云翔、许锡彦等老师轮流抄方,学习各家之长,摘录医案,得益匪浅。1957年龚丽娟拜曹鸣高主任为师,得到老师亲自指点释疑。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病,尤其是肾脏病、老年病。1956年起对肾病进行重点研究,积累了治疗肾系疾病的丰富经验,具有独到的见解。她认为,肾系疾病为多脏腑病变,正虚与邪实的病理贯穿始终,治疗上需注意错综复杂的病理变化,正确把握邪正虚实、轻重缓急的关系,或祛其邪,或培其本,或标本兼治。认为以辨证为纲,辨病为目,参考检测指标指导治疗;重视脾胃,以护后天之本;加强心理疏导,注意摄身调护。治疗急性肾炎重在清热解毒,慢性肾炎应益气清利,肾功能不全须根据病势缓急,急则治标,重在泄浊降逆,通腑败毒;缓则治本,宜培补脾肾佐以败毒,兼施活血化瘀。使用大黄应掌握剂量,一般以每天排便二次即可,不宜泄泻无度,更伤肾元。慢性肾盂肾炎长期菌尿,重在整体调治。

    主编、参编论著及丛书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2篇。主持省级课题“降脂1号、2号治疗高血脂证的疗效观察”研究,1986年开展民间草药黄蜀葵花治疗肾炎蛋白尿研究,制成合剂、片剂(甲花片),临床效果较好。

    •慢性肾衰虽病本在肾,然脾肾在生理上相互资助,相互调养,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故治疗先从调理脾胃入手,待症状好转,再施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排毒,缓缓图之。

    吴某,女,70岁,2011年5月28日初诊。

    患者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多年,一直服中药治疗,近期肾功能进展。患者现疲劳乏力,精神欠佳,面色暗滞,腰部酸痛,睡眠不实,恶心泛泛,腹痛,便后则缓,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病机:脾肾气虚,浊毒内蕴,气血生化乏源。

    治法:健脾益肾,养血润肠,泄浊排毒。

    处方:炙黄芪30克,党参30克,制苍术10克,白芍10克,山药12克,茯苓12克,山萸肉10克,枸杞子12克,红花10克,焦楂曲各12克,炒陈皮10克,姜半夏10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决明子20克,佛手10克。28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复查肾功能:尿素氮38.4mmol/L,肌酐461.1umol/L,血钾6.04mmol/L。药后恶心泛泛,面色灰滞,大便质软量少成形,舌暗有紫气苔薄白腻,脉细。

    病机:湿浊中阻,脾胃失健,肾气亏虚。

    治法:健脾胃,益肾气,化湿泄浊。

    处方:炙黄芪15克,党参20克,制苍术10克,茯苓10克,山药10克,姜半夏10克,陈皮10克,山萸肉10克,肉苁蓉10克,紫丹参15克,生薏仁20克,蔻仁(后下)3克,红花10克,制大黄8克,决明子20克。28剂。每日1剂,水煎服。

    三诊:近期症情改善,面色较前红润,食欲正常,大便日行2次,舌红苔薄白,脉细。继守原法,培补脾肾,佐以排毒。

    处方:炙黄芪30克,党参30克,炒白术10克,炒当归10克,丹参15克,熟地黄15克,陈皮10克,山萸肉10克,肉苁蓉10克,枸杞子10克,菟丝子12克,仙灵脾15克,六月雪30克,制大黄8克,决明子20克。28剂。每日1剂,水煎服。

    四诊:最近神经性皮炎发有月余,颈、背为甚,伴瘙痒,大便日行1~2次,量多,食欲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腻,脉细。证属肾虚湿热内蕴,治拟益肾清热利湿

    处方:生黄芪30克,太子参15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山药12克,山萸肉10克,制大黄10克,蝉衣10克,僵蚕12克,地肤子15克,生山楂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蛇莓15克,六月雪30克。28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五诊:药后症情改善,最近感冒,鼻塞喷嚏,咳嗽,痰白,纳食正常,舌淡红苔薄黄微腻,脉细小数。虚体感冒,拟扶正祛邪,宣肺化痰。

    处方:生黄芪10克,防风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牛蒡子10克,生甘草5克,制大黄10克,桔梗10克,法半夏10克,陈皮10克,光杏仁10克,枇杷叶10克,冬瓜子12克。待感冒好转,续服7月23日方。

    六诊:近查肾功能:尿素氮31.4mmol/L,肌酐428.3umol/L ,血钾5.93mmol/L。病情稳定,食欲尚可,大便日行1次,精神转佳,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证属脾肾两虚,浊毒内蕴,再拟调补脾肾,泄浊排毒。

    处方:炙黄芪30克,党参30克,炒白术10克,炒当归10克,丹参15克,熟地黄15克,红花10克,山萸肉10克,肉苁蓉10克,枸杞子10克,菟丝子12克,仙灵脾15克,六月雪30克,制大黄8克,决明子20克。后长期以此加减施用,病情稳定。

    按 本案属于中医学 “肾劳”范畴,患者高龄,血中毒素水平高,初诊辨证属脾肾两虚,湿浊中阻,脾胃失和。导师龚丽娟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虽病本在肾,然脾肾在生理上相互资助,相互调养,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正如《灵枢·口问》说:“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故治疗先从调理脾胃入手,以六君子汤、平胃散、半夏泻心汤等加减。待症状好转,食欲正常,再从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排毒,缓缓图之。病程中曾出现感冒、咳嗽、神经性皮炎等症,临床随症加减。治疗4个月余,保持肾功能稳定,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实属不易。

分享到:

从肺脾肾治水肿  上一篇 | 下一篇  冯世纶经方治闭经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