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行为干预 多与宝宝共度“地板时光”
自闭症儿童进行学龄前两年的早期行为干预,可以让他们的智商和语言能力有很大的改善,一些康复得好的孩子可以顺利上学。邹小兵强调,更重要的是进行早期家庭训练。起步阶段要进行高强度训练,每周25-40小时,平均每天四至六小时,基本训练要维持两年以上。
“早期训练越早越好,可从1岁至1岁半开始,原则就是别让宝宝一个人闲着,刺激他增加人际交流。”他推荐一个叫做“地板时光”的训练方法:父母、亲人要不断给予孩子刺激,例如当宝宝自顾自玩东西时,父母可以挡在玩具前面,用目光注视他的眼睛,直到他的视线与父母对上,才走开。
还可以每天在孩子面前唱一首歌,待他听习惯后,唱到某处突然止住,等他奇怪地看过来,再接着唱。
邹小兵主张,自闭儿的父母在孩子面前要“热情奔放”,要动作夸张、表情阳光。因为不少六个月以上的患儿还不会做出大笑等温馨和快乐的表情,需要父母给予示范。例如,可以与宝宝一起进行“同感训练”。一起触摸热、冷物体,做出相应的表情,让宝宝学习做同样的表情。
别太快满足孩子要求
他建议,对自闭儿的指示,父母不要太善解人意,也不要太爽快地满足他的要求,“你迟钝一些,孩子为了满足需要,就会努力地表达。”当孩子做出努力后,家长可以适当地给予奖励。例如孩子用手指着饼干示意要吃,父母还可额外给他喝牛奶做奖励。
自闭症康复训练对父母要求很高。邹小兵说,父母一定要有“四心”,即恒心、耐心、爱心和狠心,更重要的是,是信心,相信自己和宝宝一起努力,能够得到善果。
现场Q&A
问:儿子患阿斯伯格综合征(自闭症的一种),在幼儿园正常,在家特别依赖父母,可否把他送到寄宿学校,锻炼生活自理能力?
答:就让他在家依赖你一会儿吧。这类高功能自闭儿在学校人际交往能力差,虽然不会打人,但寄宿的话,可能会受人欺负,导致病情倒退或者发生意外。可在家里慢慢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别让他太依赖父母。
问:女儿三岁,目光不爱跟父母对视,但是对父母的叫唤有反应,喜欢看动画片。有的医生说是自闭症,有的说不是,怎么办?
答:不着急给孩子“戴帽”。在明确诊断之前,先开始“地板时光”等训练,预防发展成为人际交往障碍。
问:宝宝一岁四个月,不爱讲话,对疼痛没有灵敏反应,但是跟父母对视正常。前段时间教会他说“车”,没几天却不会说了。最近学会说“妈妈”,我好怕她又不会。怎么办?
答:先进行家庭训练,多跟孩子玩互动游戏,观察情况进展。
脑瘫的病因在生活中的相关因素需重... 上一篇 | 下一篇 分析脑瘫的发病病因和哪些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