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维生素D与甲状旁腺共同作用,维持血钙的水平稳定,它是钙磷代谢的重要的调节因子之一,维持钙和磷的正常水平。这对正常骨骼的矿化,肌肉收缩,神经传导以及体内所有细胞的功能都是必需的,同时维生素D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改变机体对感染的反应。 |
我的宝宝出生10天了,保健站的大夫在访视时告诉我应该在孩子出生后15天加鱼肝油和钙剂。我是纯母乳喂养,还需要加吗?应该如何添加?
答:钙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占人体重量的1.5%~2.0%。其中99%存在骨骼和牙齿中。钙对维持神经兴奋性的维持、血液凝固、肌肉收缩和舒张、腺体的分泌、对多种酶有激活作用。钙主要受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与1,25–(OH)2–D3的共同调节,钙的吸收也需要一定的磷,磷缺乏也会影响钙的吸收。钙和磷的比例为2∶1,钙的排泄主要是通过肠道与泌尿系统,皮肤汗液也有一定量的排出。母乳中含有一定量的钙(36~40毫克/100毫升)和适当比例的磷。
维生素D与甲状旁腺共同作用,维持血钙的水平稳定,它是钙磷代谢的重要的调节因子之一,维持钙和磷的正常水平。这对正常骨骼的矿化,肌肉收缩,神经传导以及体内所有细胞的功能都是必需的,同时维生素D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改变机体对感染的反应。
婴儿因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相对较大。母乳中维生素D的水平较低。维生素D既可由膳食供给,又可经适宜阳光照射皮肤合成。家长应该尽早抱孩子到户外活动,接受适宜的阳光照射。但是在寒冷的北方冬春季和南方的梅雨季节,适当地补充维生素D的制剂对预防维生素D缺乏尤为重要。对于早产儿、双胞胎、冬节或梅雨季节出生以及人工喂养的婴儿,应及时补充维生素D。如果小婴儿缺乏钙,同时也缺乏维生素D,那么就出现骨质软化症和佝偻病,表现:多汗,易惊甚至出现手足搐搦。久之骨质软化导致乒乓球头颅,肋缘外翻,肋串珠,四肢表现为手镯、脚镯,X形或O形腿 。
根据2007年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钙的摄入量为: 0~6个月: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每天钙的生理需要量为300毫克,人工喂养的婴儿考虑到非母乳来源的钙吸收率较低,故定为每天需要钙400毫克。
7个月~1岁:因为母乳摄入量明显减少,钙的浓度也相应地减低,辅食增多,考虑到增长需要及辅食钙吸收率较低的原因,定为每天需要钙400毫克 。
1~3岁:每天发育需要钙600毫克。
维生素D的摄入: 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于出生后1~2周开始每天需要补充维生素D400~800IU。南方的婴儿每天需要补充400~600IU。北方婴儿每天需要补充600~800IU。早产儿也要加至每天600~800IU。对于每日口服维生素D有困难者,每月可一次给婴儿口服维生素D5万~10万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