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优生优育 > 产后护理
产后为何易发盆腔炎?
发布时间:2013-05-03 05:15     来源:君健网

   后患5:引发肾脏炎症

  从解剖结构看,盆腔组织与腹膜后组织相连,盆腔的炎症可向上蔓延到肾脏周围,引起肾周脓肿等肾脏感染。

   后患6:影响心情

  盆腔的慢性炎症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势必影响心理健康,导致身心俱疲,进而株连工作。

   及时治疗为上策

  产后得了盆腔炎怎么办?当然是积极、正规、彻底地予以治疗,防止其转为慢性。

   1. 及时、足量地使用抗生素,力争在急性期将盆腔炎彻底治愈

  不过,产后属于哺乳的特殊时期,用药大有讲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剂量与疗程的把握,因为不少药物成分可通过乳汁进入宝宝体内。所以,患上 盆腔炎的产妇要选择到正规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力求准确、安全用药,如选择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做到治病与哺乳两不误。

   2.中药可助一臂之力,尤其适用于慢性盆腔炎

  与西药相比较,中药具有针对性强、副作用小等优势,可将烈性、对哺乳期妇女有风险的药物剔除出去。只要按照专业医生的指导,就能收到很好的治疗 效果。不过,“金无足赤”,中药疗法也有治疗时间长、服用药物多等弊端,尽管副作用较西药小,但吃久了吃多了对母婴也不利,故应适时减量或停药。可用中成 药,或者中西药物并用。

   3.物理疗法也给力,如理疗等

  还可加入药物离子导入,将药物与理疗结合起来,效果会“更上一层楼”。

   4.借助于手术刀

  适合于那些因长期炎症刺激、器官周围粘连、药物不易进入而致病情顽固的患者,且年龄在40岁以上,盆腔有较大的炎性包块,伴有腹痛等。具体指以下4种情况——

  ● 盆腔炎急性发作,出现附件脓肿,经抗生素等药物治疗症状无改善,持续高烧、白细胞升高、脓肿直径大于8厘米或双侧脓肿或脓肿较原来增大者。

  ● 慢性盆腔炎久治无效,炎性纤维化增生并与肠管、大网膜、子宫粘连而形成炎性包块,直径大于6厘米者。

  ● 输卵管粘连引起不孕者。

  ● 宫颈宫腔粘连,月经减少、闭经、周期性腹痛者。

   5.饮食调护,加强营养

  发热期间宜食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对高热伤津的患者可给予梨汁或苹果汁、西瓜汁等饮用,但不可冰镇后饮用。白带色黄、量多、质稠的患者属湿热证, 应暂时远离煎烤、油腻、辛辣之物。小腹冷痛、怕凉、腰酸疼的患者,属寒凝气滞型,可给予姜汤、红糖水、桂元肉等温热性食物。五心烦热、腰痛患者多属肾阴 虚,可食肉蛋类血肉有情之品,以滋补强壮。

   6.食疗

  特别适合慢性盆腔炎,如生姜大枣粥(鲜生姜12克,大枣6枚,粳米90克煮粥,早晚食用)、桂圆粥(桂圆60克,粳米100克,红糖少许煮粥, 早晚各1次)、双皮汤(葫芦壳50克,冬瓜皮 30克,红枣 5枚煎服,每日1剂)、黑芝麻茯苓粥(黑芝麻6克,茯苓20克,粳米60克煮粥,早晚餐食用)、山药粥(山药、粳米各60克煮粥,早晚餐服用)等。

   预防从细节开始

   产后既是盆腔炎的高发期,也是预防的最佳期。建议你从以下细节做起:

  ● 做好产前保健。一些产后盆腔炎的感染灶可能来自于产前,如阴道炎等,需要积极有效地治疗,彻底消除之。

  ● 分娩选择正规医院,可大大减少产后感染的机会。产后严守医嘱,做好相关的清洁卫生事宜,堵塞细菌偷袭途径。

  ● 产后不要急于减肥。更不可束紧腹部,要等子宫自然回缩复原,并注意加强营养,避免过度劳累。

  ● 遵时做好产后检查。一般在产后42天要到医院做一次例行检查,无论你的感觉是否良好都要做,不可省略。如果未到42天就出现了不适感,不要延误,须及时前往医院。

  ● 做好卫生工作。做了剖宫产或会阴侧切等手术的产妇,应注意检查伤口愈合情况,以及子宫与腹部伤口有无粘连,并做好卫生,免受污染。

  ● 避免过早性生活。产后性生活不要早于医生认为可以开始的时间,并做好性卫生,如清洗生殖器官,戴安全套等。

  ● 防止腹泻。腹泻与盆腔炎可以互为因果,狼狈为奸。得了急性肠炎,女性肠管与盆腔内的诸多器官皆为比邻,其间有丰富的血管网(如淋巴管)相联系,如子宫、输 卵管以及周围的结缔组织等,引起肠炎的病菌经过淋巴管流窜至子宫、输卵管等器官作案,导致发炎,盆腔炎也就“应运而生”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产后四周“排调补养”勿颠倒  上一篇 | 下一篇  新妈妈怎样预防乳头皲裂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网友们都在看
热门话题
图文新闻
  • 名医推荐
  • 医院推介
  • 药品推介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