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星期,家住荔湾区的陈女士总在夜里被肚子痛而惊扰,“感觉好像有人用手在捏我的肠子。”为此,陈女士曾经试过半夜到医院看急诊,但因为既没有腹泻也没有呕吐,验血也没有发现细菌感染,医生说她并非急性肠胃炎。而考虑到她正处于生育年龄,于是又做了相关检查,排除了宫外孕。“这莫名其妙的腹痛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几周下来,夜夜睡不好的陈女士整个人瘦了一圈。
最后,陈女士终于在一次B超检查后找到了答案。原来,一直折磨着她的是肠黏连。医生分析,陈女士之所以会发生肠黏连可能与她少女时代动过阑尾炎手术,而去年又接受了剖宫产手术有关。
六至七成人腹部手术后会出现肠黏连
周阿姨的情况和陈女士有点相像,但恼人的腹痛折磨她已经10年了。“除了10年前在老家医院做过一次剖宫产,我没有做过其他手术,也没有得过什么腹部疾病。”周阿姨告诉记者,经过检查,医生认为她的问题也是肠黏连。
据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门诊外科主任袁晖介绍,肠黏连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管与肠管之间、肠管与腹膜之间、肠管与腹腔内脏器之间发生的不正常黏附。从病因学来讲,黏连的形成除了先天原因之外,多数与损伤或炎症有关。
“损伤大多数来自于腹部手术。”袁晖说,在他接触的肠黏连患者中,大部分都有过腹部手术的经历,“这个比例大概有60-70%。”手术过程中肠管暴露时间过长,空气污染,动作粗糙,创面大,浆膜层受损严重,止血不彻底,术后渗血、渗液流到腹腔,操作人员冲洗不净,或腹腔内遗留异物等都可造成肠黏连。除了手术后遗症,腹部创伤,例如腹部突然受到外界冲击,局部组织可出现充血水肿或有血性渗出物流入腹腔,也会使周围组织水肿黏连。此外,化学药物,如计划生育粘堵术药物外流,进入腹腔也会造成严重的肠黏连。还有腹腔内炎症、肠结核和肠道肿瘤等也会导致肠黏连。
治疗没有特效药 重症患者要手术
袁晖介绍,腹痛、腹胀、恶心、食欲不振和便秘是肠黏连的常见症状,由于这些症状与很多胃肠道疾病相似,因此大部分患者一开始都被诊断为胃病、结肠炎,但经过系统的治疗症状却没有缓解。“由于很多人并不意识到自己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没有找对专科就诊,只能常年忍受腹痛的折磨。”
据介绍,肠黏连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相关病史、体征、症状以及腹部平片、彩超、腹部CT、气腹造影等检查。还有部分患者是在做腹部手术时开腹发现肠黏连的。
袁晖说,肠黏连病人的临床症状可因黏连程度和黏连部位而有所不同。轻者可无任何不适感觉,或者偶尔在进食后出现轻微的腹痛、腹胀等。重者可经常伴有腹痛、腹胀、排气不畅、嗳气、大便干燥、腹内有气块乱窜等,甚至引发不全梗阻。
虽然手术后发生肠黏连的机会比较高,但并非每个人都会有症状,像陈女士和周女士这种出现症状并需要就诊的病人大概有10%,这类病人一般以保守治疗为主,吃一些解除痉挛、消炎和消肿的药物,或者采取禁食和灌肠等措施都能使症状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在有症状的肠黏连病人中,约有1%的人症状比较严重,甚至可能发生肠梗阻,需要手术治疗。专家解释说,重症患者的肠黏连面积比较大,而且肠管肌肉功能受限,蠕动失常,造成肠功能紊乱,致使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食物在肠腔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肠壁吸收,造成大便干燥。轻者两三天大便一次,重者一周大便一次,每次排便均十分困难,必须借助通便药才能完成。大便的长期滞留,易引起黏连性肠梗阻,并造成肠坏死,以致危及生命。“这类患者有可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袁晖说。
专家提醒:避免肠梗阻 饮食要注意
袁晖提醒,要预防肠黏连,除了避免腹部受伤和得了炎症及时治疗外,对于大部分由于手术造成的肠黏连,预防的重点在于手术后早下床和早运动,使肠管不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不少年轻的产妇比较娇气,剖宫产手术后由于害怕伤口痛,迟迟不肯下床,或者担心营养不够、奶水跟不上,手术后肠道尚未排气就进食固体食物,这些因素都可能会提高肠黏连的机会。
专家指出,接受不同手术的患者应遵从医嘱下床、在床上翻身或者做伸曲双腿的运动。这样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肠道的血液循环,使肠管尽快恢复功能,避免肠黏连的发生。如果病情允许,可以适当应用一些促排气的药物。
如果已经被诊断出肠黏连,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加注意,关键是要预防肠黏连发展成肠梗阻。袁晖强调,肠黏连患者首先要保持大便通畅,因此饮食上要注意粗纤维的摄入量,多吃蔬菜水果、五谷杂粮,多喝蜂蜜等。另外,饭后千万别老坐着,散步等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肠道的蠕动,帮助排便。肠黏连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不要吃硬食、粘食,不喝冷饮,尽可能吃粥、馒头、蛋糕、奶类、豆浆等软食和流食;还要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坚持做到每餐后都要俯卧一小时。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消化吸收,避免进食不当或食物在黏连部位的狭窄肠管处受阻而导致病情加重。
产后42天的检查千万别错过 上一篇 | 下一篇 准妈妈拍摄“胎儿写真”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