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变冷后,不少女性就会出现痛经,或原有痛经更严重的情况。专家指出:秋冬季节发生痛经多是由于女性个人体质虚寒,或不良生活习惯使喜温的子宫受凉所致。
开始转冷的秋季和寒冷的冬季,女性月经延后、痛经的情况比其他季节多发,且多为二三十岁女性,主要症状为痛经和月经量减少。专家分析:一些女性天冷还穿短裙受寒着凉,导致子宫、下腹部血液循环不畅、子宫肌痉挛是痛经的主要原因。而此病与肾阳虚相关,肾阳虚引起宫寒,进一步引起月经后期、血滞、冲盈失调,血块不能按时排出子宫。下半身着凉会直接导致女性宫寒,而宫寒造成的淤血,会使白带增多,阴道内卫生环境下降,从而引发盆腔炎等疾病。
而对于痛经的治疗,也要“分而治之”,中医称痛经为“经行腹痛”。有虚实之分,临床可分气滞血瘀、寒湿凝脂、气血虚弱、湿热下注四个症型。
第一,气滞血瘀型,每于经前一二天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伴胸胁乳房胀,或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暗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治宜理气化瘀止痛。
第二,寒湿凝滞型,症见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经色暗黑有块,或畏冷身疼,舌苔白腻,脉沉紧。治宜温经散寒除湿,化瘀止痛。
第三,气血虚弱型,症见经后一两天或经期小腹隐隐作痛,或小腹及阴部空坠,喜揉按,月经量少,色淡质薄,或神疲乏力,或面色不华,或纳少便溏,舌淡,脉细弱。治宜益气补血止痛。
第四,湿热下注型,症见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或伴腰骶疼痛;平时小腹时痛,经来疼痛加剧。低热起伏,经色暗红,质稠有块,带下黄稠,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腻,脉弦数或濡数。治宜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专家还指出,一般在冬季多见于寒湿凝滞型痛经,因此在冬季寒冷的天气里,一定要注意经期保暖,保持身体暖和将加速血液循环,并松弛肌肉,尤其是痉挛及充血的盆腔部位。而只要做好下半身的保暖工作,女性就可以避免许多妇科疾病。
常按三阴交 确能缓解痛经 上一篇 | 下一篇 耳朵里塞个酒精棉球能快速治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