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本版刊登了我国著名的病理学家,武警总医院肿瘤生物治疗科主任、病理科主任、主任医师纪小龙的博文... |
4月15日本版刊登了我国著名的病理学家,武警总医院肿瘤生物治疗科主任、病理科主任、主任医师纪小龙的博文《可怜!中国女性的子宫》。很多读者看后给编辑打来了电话,一位年轻妈妈告诉我,她在一次妇科检查中,查出了宫颈糜烂,随即医生为她作了宫颈刮片的防癌检查。在等待结果的日子里,她忧心忡忡,忐忑不安,想起年仅34岁的同事,因宫颈糜烂而作了子宫切除手术,更是胆战心惊。她接连几天夜里都做噩梦,梦见下体溃烂、流脓,惨不忍睹。这位读者的想法带有普遍意义,相信绝大多数女性筛查时,都会被“宫颈糜烂”几个字吓倒,甚至会第一时间联想到宫颈癌。
女性的子宫颈确实很娇嫩,它是通向子宫的管道,作用不容小觑。性生活时,精子通过宫颈进入宫腔;月经来潮时,经血通过宫颈排出;分娩时,宫颈更要经历明显的变化,可以从1厘米扩大到10厘米,以便胎儿通过。因此,子宫颈是保护子宫的“屏障”,是防止病原体侵入宫腔的重要防线。正因宫颈“工作”繁忙,它也成为容易受感染的部位。由于担忧“宫颈糜烂会发展为宫颈癌”,不少人花费几千甚至近万元治疗“宫颈糜烂”,有的人甚至会切除子宫。
然而,娇嫩不是放弃子宫的理由。单纯的宫颈糜烂不是病,而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状态。在青春期或者妊娠期,由于雌激素水平升高,使得宫颈管内的黏膜向宫颈生长,替代了原有的鳞状上皮,而由于黏膜很薄,呈红色,所以看起来像糜烂。正因为宫颈糜烂大多时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状态,如果一直采用这种名称会误导患者,导致许多不必要的治疗,所以,在国外的教科书中已经废止了这一名称,而改用“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在国内,改名运动刚刚开始,许多妇产科医生仍然沿用宫颈糜烂这一诊断。
编辑在这儿想告诉有宫颈糜烂的女性朋友,不必为此整天担心,科学认识身体的变化,正规的随访就能带来健康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