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治疗或可传播艾滋病毒?
发布时间:2011-12-05      来源:

  口腔治疗或可感染艾滋病毒

  由于口腔诊疗一般都会造成患者口腔黏膜和皮肤损伤,80%~90%的患者在洗牙或补牙时会出现牙龈出血等问题。这意味着,如果前一个洗牙、补牙患者患有乙肝等传染性疾病,而他治疗所用的机头、器具没有经过彻底的消毒处理,或使医生的手被污染了,那么乙肝病毒等就可能通过机头、器具、医生的手等传播给下一个患者。

  特别是补牙所使用的高速涡轮机在操作完毕后会产生一种“回吸”力,将患者的血液、唾液吸进机头腔隙中。如果消毒不够严格,当高速涡轮机探头伸入下一个患者的嘴里时,腔隙中没被清除干净的唾液和血污就会直接喷入患者口中。我国辽宁省发现的第一例艾滋病患者就是在非洲工作期间接受口腔治疗时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

  口腔专家指出,口腔医疗过程中的血液接触存在着安全隐患,口腔也是HIV感染症状的好发部位,有些病例可在急性感染期出现口腔溃疡、白色念珠菌感染、口角炎等极为常见的口腔症状,很难引起口腔临床大夫对艾滋病的警惕。

  最近,专家所在的医院就曾发现一名HIV阳性病人,就是因舌头上患有毛状白斑而查出的。他说,口腔临床大夫应对这类口腔疾病提高警惕,及时进行HIV检查。

  健康提示:感染艾滋病毒后的临床症状的特点

  1、发病以青壮年较多,发病年龄80%在18-45岁,即性生活较活跃的年龄段。

  2、在感染艾滋病后往往患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如肺孢子虫肺炎、弓形体病、非典型性分枝杆菌与真菌感染等。

  3、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

  4、并发恶性肿瘤。卡波西氏肉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等。

  5、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约30%艾滋病例出现此症状,出现头痛、意识障碍、痴呆、抽搐等,常导致严重后果。

分享到:

最常见的艾滋病毒传播方式  上一篇 | 下一篇  “嚼喂”会不会传播艾滋病毒

 
提交评论
图文新闻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