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慢性疾病 > 心脏病
六大人群忽视防栓,健康之路危机重重
发布时间:2011-05-11      来源:

  心脑血管病人超2亿

  人体的重要脏器、组织都需要不停地得到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一旦运输系统——血管发生瘫痪,往往酿成悲剧,甚至付出死亡的代价。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8—2009》是我国第四部心血管病流行状况和防治研究重要进展的权威报告。据它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者目前至少有2.3亿,相当于每10个成人里就有2名患者。据保守估计,每年新发脑卒中和心肌梗死200万和50万,因各种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人数为300万,也就是说,每10.5秒就有1人因此死亡。

  残酷的事实提醒我们,不能再等看到“交通要道”堵死了才去疏通,而是要将战线前移,让“生命通道”始终保持通畅。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通过“一级预防”改善高危因素,可使全球脑卒中发生率降低85%,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率减少75%。

  那么,什么是“一级预防”呢?其实就是在还没得病的时候,积极预防、治疗危险因素,力争做到不得病,也就是把迎战疾病的措施和战线往前移。

  具体来说,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二是积极控制高危因素;第三是服用一些必要的药物。

  提醒

  六类人别忽视防栓

  作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原因是动脉硬化、血栓。血栓一旦形成,会在大脑中引起脑卒中,在心脏中引起心肌梗死,在周围血管引起血管坏死。所以,要防心脑血管疾病,首要措施就是抗动脉硬化、防血栓。

  美国医学委员会曾做过一个调查,评价心脑血管病一级预防中哪些因素最有效、最便宜。最后发现,满10分的事件有三个,一是儿童时期的免疫接种,二是戒烟,三是服阿司匹林,它们是最划算、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可见,阿司匹林的价值几乎和免疫接种等量齐观。

  因此我国建议,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的人群,应该服用阿司匹林作为一级预防措施。

  第一,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到150/90毫米汞柱以下,就应该坚持服用阿司匹林。

  第二,糖尿病患者。《2010ADA糖尿病指南》明确指出,10年心血管风险>10%的糖尿病患者,应使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并发症的一级预防。其中包括超过50岁的男性或超过60岁的女性,并至少合并下列一项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病家族史、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蛋白尿。

  第三,男性50岁以上有下列一个危险因素、40岁以上有两个危险因素,女性60岁以上有一个危险因素、50岁以上有两个危险因素,也要吃阿司匹林。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早发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肥胖、吸烟、缺乏运动等。

  此外,研究发现,心脑血管病患者正规服用阿司匹林,心脑血管事件可以减少25%—30%。从临床上看,以下三类人非常多见,不可忽视。一是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二是发生或过心肌梗死的人,三是患有外周血管疾病的人,如慢性肢体缺血、颈动脉狭窄等,如果能够耐受阿司匹林,都建议小剂量长期服用。

  释疑

  走出误区,科学用药

  在心脑血管事件中,血小板激活是最终的共同环节,所以说,“无血栓,无事件”。然而,一提起阿司匹林,很多人不约而同地想到它的副作用——出血和胃肠道刺激。

  因此,有人即便已经诊断了冠心病,甚至放置了冠脉内支架,都因惧怕副作用而拒绝用药或擅自将药物减量服用。殊不知,这走进了阿司匹林应用的最大误区。

  阿司匹林的确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但通常并不严重,而且其获益远远大于风险。每5000例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中,会出现1例呕血病例;但阿司匹林每治疗1000例患者,每年就会阻止19例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中国专家共识”建议,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中,每天使用阿司匹林75—150毫克,在缺血性卒中或急性心梗患者中,可以使用150—300毫克的负荷剂量。临床实践证实阿司匹林的安全性是可靠的。但有溃疡性疾病及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应在医师的指导下科学应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夏季严防心脑血管病  上一篇 |下一篇  以车代步易患心脑血管疾病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