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疑难杂病 > 再生障碍性贫血
“杀虫”与“育种”结合治疗再障
发布时间:2010-12-27 10:20     来源:君健网

  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须“杀虫”与“育种”并重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所致的一组以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点,临床上表现为难治性贫血病程的综合症。病理上为红骨髓(造血髓)总容量减少代之以黄骨髓(脂肪髓),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包括造血干细胞损伤(“种子”学说),免疫异常(“虫子”学说)及造血微环境障碍(“土壤”学说)。现代医学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再障的造血功能衰竭除由于药物、放射线及生物因素引起的继发性再障导致的造血干细胞直接损伤外,大多数原发获得性再障主要是由于免疫异常对造血干细胞继发性损伤所致,突出表现为T细胞功能亢进,分泌过量的如TNF-α、IFN-γ、TGF-β等造血负调控因子,抑制造血干细胞的自我复制、增殖与分化并诱导凋亡。当残留的正常造血干细胞数目减少到一定程度时,临床上出现再障,且残留造血干细胞数目的多少决定着再障病情的严重程度;如果残留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严重,此时药物治疗常难以奏效,除非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这类再障可认为是难治性再障,因此再障的治疗越早越好。

  基于再障的主要发病机制是T细胞功能亢进导致的继发性造血干细胞损伤,再障的治疗首先要“杀虫”,也就是通过使用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A、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等)将亢进的T细胞功能抑制下去,终止“虫子”对“种子”的蚕食;同时还要培育骨髓中残留的造血干细胞即“育种”,因为即使已经把“虫子”全部杀灭,由于残留的造血干细胞数量太少,很难自己恢复起来,这时需要给造血干细胞这些“种子”浇水、施肥,即“育种”,让残留的干细胞自我更新、增殖、分化,增强造血,以达到改善及恢复骨髓造血功能之目的。使用的药物主要是雄性激素及蛋白同化激素,其代谢产物一方面可使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增加,直接刺激造血,另一方面直接作用于造血干/祖细胞,使三系造血增加。

分享到:

血液病应用激素注意事项  上一篇 |下一篇  分期治疗再生障性贫血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网友们都在看
热门话题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