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疑难杂病 > 肩关节周围炎
中医对于肩周炎病因理论
发布时间:2010-12-30      来源:

    中医认为肩周炎的发病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的因素。外因包括六淫、劳 伤和外伤;内因包括肝肾亏损、气血虚衰、内伤七情。

    1、外因

    (1)六淫:系指风寒暑湿燥火等自然界不正常的气候变化,在人体抵抗力低下、超过人体的 适应能力时,侵入人体引起疾病。六淫邪气可单独致病,亦可两三种邪气相兼致病。在肩周 炎,则多与风寒湿邪有关。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 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又说阳气胜者为热痹。

    (2)劳损:中医劳伤又称劳损,多由长年累月慢性损伤所引起,不仅损伤了气血筋骨,也因不 运动而致气滞血凝,是关节痹痛的重要致病因素。《素问·宣明五气篇 》说 久视伤血,久卧 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视、卧、坐、立、行为人体正常生理 活动,如太过即超出生理限度,则成为致病因素。《 吕氏春秋·本生篇 》说:出则以车,入则 以辇(古代的一种轿).务以自佚(自己求舒适而失去运动的机会),命之曰招蹶(四肢痹蹶) 之机。指出人体不运动也可导致痹证的发生。《理伤续断秘方》说:劳损筋骨,肩背疼痛。 说明劳损是肩背疼痛的原因。

    (3)外伤:多见于劳动和运动中,姿势不当,用力过猛,肢体受到挫、闪、扭、捩外力,造成 肩关节的损伤,轻则皮肉受损、瘀血蓄积,重则筋伤骨断、关节脱臼、肿胀疼痛,由于出血渗出 、肌肉痉挛,日久导致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关节活动障碍。《张氏医通》:或因提掣重物, 皆致痹痛的记载,说明外伤是肩周炎的发病原因。唐代蔺道人也指出跌仆损伤骨折后瘀血不散、 筋膜失养为关节痹痛的原因,其《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指出:手足久损,筋骨差爻,举动不能可造成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2、内因:

    (1)肝肾亏损:肝藏血、主筋,具有贮藏血液和主筋肉运动的功能。肝血充盈,才能使肢体的筋 得到充分的儒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肾主骨,主生髓。肾藏五脏六腑之精气,其充在骨。肾 贯脊骨而生髓,骨髓充盈于骨腔之内,又营养骨体,以促其发育壮实。所以骨的生长、发育、修复 均依赖肾脏精气的营养和推动。五旬之人由于肝肾亏损,不能儒养筋骨,抑或长期劳损,或肩部露 卧着凉,寒凝筋膜,而致筋骨运动不灵,关节伸屈不利,而致肩周炎的发生。《素问·上古天真论》 说: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在肝脏发生病变时,则筋病丛生 ,可发生筋痿、筋软和筋挛等多种病变。《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 为筋屡。

    (2)气血虚衰: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营养物质,由脾胃生化而成。人体的皮肉筋骨、脏腑需 要气血的供养,才能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 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老年之人,脾胃虚弱,气血生化功能减退,造成气血虚衰,传输功能 失调。外不能充养四肢肌肉,内不能灌溉五脏,日久将出现肌肉萎缩,四肢疲惫,举动无力。《灵 枢·本神篇》说:脾虚则四肢不用。筋骨关节长期缺乏气血的儒养,则可造成筋挛肉缩、关节僵硬、 屈伸不利,多见于偏瘫所致的肩周炎

    (3)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 、惊称为七情,是人体正常的精神活动。如果人体长期 受到精神刺激或突然遭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超过人体正常的调节范围,就会导致情志发生异常,使 内脏气机生紊乱而致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之 说,指出情志所伤,多累及相关的脏腑。除此之外,情志为病还影响内脏的气机,使其功能活动发生 紊乱。《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内脏功能的失调,也可导致某些情志的改变。如《灵枢·本神篇》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 则悲,实则笑不休。也指出了脏气虚实不同,亦可导致情志的改变。中医认为七情的异常,可以影 响人的正常精神活动,造成筋肉关节疾病的发生,与现代医学认为肩周炎的发生和人的精神心理因素有 关的观点相一致。

分享到:

还有哪些疾病能引起肩部疼痛?  上一篇 |下一篇  肩周炎与颈椎病有关吗?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198号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