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疑难杂病 > 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的针灸疗法
发布时间:2010-01-14      来源:

  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并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炎性病变。其临床表现为:多见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早期以疼痛为主,日轻夜重;晚期则以功能障碍来主,外展、外旋及后伸等动作受限最明显。

  中医学中,本病称“漏肩风”、“肩凝”等,属痹症范畴。多因年老体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致经脉痹阻;或跌仆损伤,瘀血留内,气血不行,经筋作用失常而道致本病。

  针灸治疗肩痛在《针灸甲乙经》、《备急千全要方》、《针灸资生经》及《针灸大成》等著作中,均有记载。现代明确提到肩关节周围炎的针灸治疗首见于1954年。六十年代报道颇多,但以传统的针刺法为主。近二十年来,几乎各种穴位刺激疗法被用于本病的治疗,诸如刺血、针刺、艾灸、拔罐、穴位激光照射、热针、穴位微波法、电针以及穴位注射等,为提高疗效,还往往将二或三种方法结合运用。目前,针灸及各种穴位刺激法的疗效大致类似,有效率在95%以上。

  体针

  (一)取穴
  主穴:肩髃透极泉,天宗透秉风、肩贞、条口透承山。
  配穴:曲池、尺泽、肩陵、肩井、合谷、阳陵泉。
  肩陵穴位置:阴陵泉下8~9分。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酌加配穴。嘱病人垂曲肘。宜以28号针,长3~4寸,行深刺透刺,使局部有较强的酸麻胀感。条口透承山及肩陵穴、阳陵泉均宜针对侧穴,为提高疗效,可先针此类穴,待明显得气后,令患者活动肩部,内外旋转、前伸后屈等;然后再针局部穴。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448例,结果痊愈226例,显效100例,有效111例,无效11例,其总有效率为97.5%[1~5]。

  电针加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肩髃、天宗、曲池、肩井。
  配穴:条口透承山、臂(骨需)、阿是穴。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配穴,病程<30天者,加条口透承山;>30天者,选余穴。先取肩髃,快速刺入1寸,得气后,再向极泉方向刺入3~4寸,行针2~3分钟,余主穴用常规刺法,然后接通电针仪,用密波或疏密波,留针30分钟。电流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如病程<30天,先取患侧条口透承山,针深2.5寸,得气后通电针仪之正极;手握负电极,电针法同上。>30天者,针其余配穴,方法同上。选2穴行穴位注射,药物用丁公藤注射液或5%当归注射液,每穴1毫升。电针每日或隔日1次,穴注每周2次。电针、穴注不同日进行。

  (三)疗效评价
  共治226例,结果痊愈或基本痊愈135例,显效45例,有效4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7.6%。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肩内陵、曲池、阿是穴。
  配穴:肩贞、肩髃、天宗、臂(骨需)。
  肩内陵穴位置:垂肩,腋前纹端与肩髃连线中点。

  (二)治法
  主穴均取,配穴酌加1~2穴。用低功率氦氖激光仪照射,输出功率为7毫瓦,波长6328埃,光斑直径4毫米,治疗面积12.26平方毫米,照射距离50厘米左右。每穴照射5分钟,痛点可8~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歇3~5日。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257例,结果,痊愈95例,显效50例,有效10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5.3%[8~10]。

  拔罐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肩部压痛点(下同)。

  (二)治法
  首先在患肩上进行按压,找到压痛点,在最明显的一处用三棱针或铍针迅速刺入,深1~2分左右,即出针。如此上、下、左、右,进行点刺,共5针,呈梅花状,范围以稍大于罐具口径为宜,点刺处则应血出如珠。如痛点较分散,每次刺络2~3个痛点。用闪火法或真空拔罐器拔罐10~15分钟,拔出1~3毫升血为度。去罐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并行被动活动5~10分钟,每隔2~4日一次,连续3次为一疗程。 患者平时加强功能锻炼。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228例,结果痊愈120例,显效54例,有效3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93.5%[11~13]。

  刺血

  (一)取穴
  主穴:尺泽、曲池、曲泽。
  配穴:肩贞、肩髎、肩内陵、阿是穴。

  (二)治法
  主穴每次仅取一穴,配穴据症酌取,均为患侧。先在穴位及其周围仔细寻找有瘀血现象之静脉,然后用消毒三棱针刺破血管,出血10~20毫升,血止后拔罐5分钟。每10~20天治疗1次,3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30例,经1~3次治疗,痊愈28例,显效2例,总愈显率达100%[14]。

  耳针
  (一)取穴
  主穴:肩、锁骨、神门、肩关节。
  配穴:肝、脾、皮质下。
  肩关节穴位置:在肩穴与锁骨穴之间。

  (二)治法
  主穴取2~3穴,酌加配穴。探得敏感点或阳性反应物后,用5分普通毫针快速刺入,得气后,行捻转手法,中强度刺激,约持续半至1分钟。在运用手法的过程中,令病人适量活动患肩。疼痛较剧烈者,肩或肩关节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数滴。毫针刺每日1次,刺血隔2~3日1次。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78例,结果临床痊愈37例,显效28例,有效6例,无效4例,其总有效率为94.4%。

  割治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以左手食指、中指绷紧阿是穴,右手持锋钩针迅剌入皮下组织,病人有酸、麻、胀感时停止进针,然后上下提动针柄,钩割数下,出针。加拔火罐,10~15分钟。每周2次,4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周。

  (三)疗效评价
  共以上法治60例,痊愈56例,显效4例,有效率为100%。

  按摩疗法

  一部分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有自愈趋势,仅遗留轻度功能障碍。大部分患者须经有效的治疗方能痊愈。手部按摩配合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显著。手部按摩可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环,加速渗出物的吸收,起到通络止痛的作用;功能锻炼可以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以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两者相得益彰。

  按摩选穴

  经穴:经渠、少府、内关、合谷、后溪、中清等。
  反射区:肩关节、颈肩区、斜方肌、肾、输尿管、膀胱、肺、颈项、颈椎、胸椎、肝、脾等。
  反应点:肩点、痉挛刺激点、后头点、颈项点等。
  全息穴:颈肩穴、上肢穴。

  按摩方法

  推按上述反射区,每穴1OO-200次;点按各反应点2O0-3O0次;掐按各全息穴30O次。上述经穴分为两组,合谷、经渠、少府为一组,内关、后溪、中渚为另一组,每次按摩一组,两组轮换使用。每穴按揉30-50次。每天按摩1次,30次为1个疗程。可持续3-4个疗程,直至痊愈。

  配合适当的功能锻炼,如爬墙活动,即双脚并拢,面对墙壁,用双手或单手沿墙壁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臂尽量高举,然后缓缓下回原处,反复数次;体后拉手,即双手向后,用健侧手拉住患侧腕部,渐渐向上拉动,反复进行;另有甩手等肩关节的各向活动等。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10-2O分钟。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幅度要由小渐大。

  治疗期间,避免提重物,注意局部保暖。局部可配合热敷,每天1次,每次10分钟。水温不要过高,以免烫伤。

分享到:

肩关节周围炎的单方验方与常用中医...  上一篇 |下一篇  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198号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