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疑难杂病 > 肝炎
科学认识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10-12-15 02:12     来源:君健网

  肝炎能治好吗?这个问题对打算大多数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跟据临床医学研究指出:乙型肝炎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达60%,HBsAg阳性率约为10-15%。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乙型肝炎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它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具有慢性携带状态的传染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包括急性、慢性、淤胆型和重症型肝炎,容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少数病例可转变为原发性肝细胞癌。

  治疗乙肝至今无特效药,合理休息从某种意义上讲胜过药物治疗。但是乙肝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一味强调休息而忽视了锻炼和营养,也是不科学的。乙肝患者应视其病情具体情况,科学养生,才能有助于病情的康复。

  均衡营养

  乙肝病人的营养要丰富,但要均衡,不宜多食肥甘厚味。出院后,成人每日要保护摄入蛋白质70-80克、糖300-400克、脂肪50-60克。由于我国习惯于低脂肪饮食后无不适感为度。长期的高脂肪、高糖饮食,有可能引起患者脂肪肝,并可出现肝肿大、肝区不适、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等征象,故饮食上应避免营养过剩。

  由于酒精可直接损害肝细胞,促进脂肪在肝细胞中沉积,并可引起肝硬化。故肝炎恢复期的患者应绝对戒酒,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应终身戒酒。

  另外,如果患者食欲差,可给半流质或安全流质饮食,待食欲好转后再增加热量,患者的饮食要多样化、营养均衡。每日饮食应包括:米饭、面食、水果、蔬菜、奶制品、豆制品、肉、鱼、蛋、坚果、糖等。

  劳逸结合

  第一、乙肝急性期及慢性肝炎活动期,特别是黄疸出现和转氨酶猛升的阶段,正是大量肝细胞肿胀坏死的关键时刻,此时患者的休息应以静为主。每天除饮食、洗漱、二便外均应卧床休息。另外,让大脑有足够的休息十分重要,这一点人们往往很容易忽视。人的思维活动要消耗血液中50%的氧,因此,每天都需要大量的血流供应大脑。乙肝患者要减少会客时间和次数;休息时不要胡思乱想,以免加重心理负担,也不要看书或看电视等。

  第二、慢性轻度(迁延性)或慢性活动性乙肝趋于恢复静止期的患者,除午休或晚睡之外不必卧床,可以从事部分较轻的工作,但要注意动静结合,劳逸结合,适度运动。总的原则是:运动量的增加以不疲劳为度,每次活动以自觉微微出汗为度。运动后,患者如果食欲好转,身心愉快,乏力减轻,肝功改善,则可在此基础上量力而行地加大一些活动量。只要循序渐进地适度运动,无疑会促进肝炎的顺利康复。

  第三、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肝功始终保持正常,身体无明显不适,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参加学习、工作,保持良好的生活和运动习惯,但不宜过度疲劳,注意定期复查肝功,不可乱用药,严禁饮酒。

  第四、代偿期(静止性)肝硬化患者,可以从事轻度体力和脑力劳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晨练、琴棋书画、打太极拳等,强调劳逸结合、适度锻炼;失代偿期(活动性)肝硬化患者,尤其是已有并发症者(腹水、出血、感染等),一般都要卧床休息,不宜活动,待病情恢复到代偿阶段后再开始活动。

  乙肝并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可怕,只要治疗保健得当,一样可以终身控制,一般可以拥有幸福的婚姻与生活。所以乙肝患者没有必要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乙肝患者一些重的体力劳动、运动量大的活动、过度熬夜等应尽量避免,但同时也更应增强抗病的信心和勇气,性格要开朗,在惬意的生活中战胜疾病。

分享到:

病毒性肝炎患者要注意身体的调养  上一篇 |下一篇  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