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相关间质性肾炎,是药物相关肾损害中最常见的类型,临床主要表现为肾功能不全。根据起病的缓急,可分为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和慢性间质性肾炎。
人们常常容易忽略药物引起的间质性肾炎,而实际上该症很普遍,且存在不良后果。有数据显示,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是导致急性肾衰竭最常见的病因,约占15%;而在肾透析治疗患者中,可能有10%的患者来自慢性间质性肾炎。
引发该症的药物目前文献报道的已高达数百种,随着新药上市,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是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如非甾体类抗炎药)、中药(含马兜铃酸)。
在此罗列几种有报道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常用药物。抗生素类:庆大霉素、青霉素G、阿莫西林、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阿昔洛韦、林可霉素、克林霉素;解热镇痛药:吲哚美辛、布洛芬、双氯芬酸、阿司匹林;降压药:卡托普利、氨氯地平;利尿剂:氨苯蝶啶、呋塞米;其他:环孢素A、别嘌呤醇、奥美拉唑、西米替丁,等等。
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的常见药物是解热镇痛药、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如关木通、青木香、马兜铃、广防己、天仙藤、细辛等)、亲免素结合剂以及锂制剂。
在临床上,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用药,定期监测肾功能,一旦出现原因不明的肾功能下降,且临床怀疑药物相关间质性肾炎,应积极行肾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早治疗。
相关链接: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全身过敏反应,如用药后出现皮肤红疹、瘙痒、脓疱、紫癜等,少数出现轻微关节痛和淋巴结肿大。
2、尿检异常,包括无菌性白细胞尿、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3、③短期内出现肾功能减退,肾性糖尿、尿酶或尿低分子蛋白明显升高、肾小管酸中毒,可伴有肌酐上升、贫血,B超示双肾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
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引发急性间质性肾炎可能是体质过敏引起,但是患者不一定会出现过敏症状。大部分患者会有类似感冒般的症状,并在尿液检查中发现无菌性脓尿,此时若实施肾活检,可见肾间质有广泛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常用药更要小心反作用 上一篇 | 下一篇 过期药可能变成“催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