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认知五误区
发布时间:2010-03-31
来源:互联网
如今药物品种越来越多,随之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也层出不穷。然而许多患者甚至医生对药物过敏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误区,特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误区1:用药量小就不会过敏
这是将药物过敏与药物的毒副作用混为一谈。药物的毒副作用可通过减少用量而减轻,但药物过敏反应的决定因素是药物本身,与它的剂量无关。如有的患者只要闻到青霉素的气味也能引发过敏性休克。
误区2:过敏反应都发生在用药时或用药后不久
药物过敏反应不只发生在用药的当时,有些药物过敏反应是有潜伏期的。如一些药物可能在几个月甚至若干年后才发生以皮疹为主要表现的过敏反应。常见于治疗糖尿病、甲亢或痛风的药物;痢特灵引起的过敏反应,不少便发生在用药后20余天。
误区3:出现过敏反应停止用药就行了
发生过敏反应停止用药只是首要措施,同时还应加强观察,根据病情进行对症治疗,并应嘱咐患者多饮水,以利于患者从小便中迅速排出残存药物。必要时还需要大量输液,以加速药物排出。
误区4:抗过敏药不会引起过敏反应
据文献报道,常用的抗过敏药,包括传统的非那根、扑尔敏、苯海拉明以及新一代的西替利嗪、依匹斯汀、依巴斯汀等,均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误区5:只有吃药打针才会引起过敏
致敏药物通过任何途径进入人体都可能引起过敏反应,除口服或注射外,点眼、滴鼻、滴耳、雾化吸入、外用、灌肠、治疗牙病用的内塞药和充填剂,以及各种造影用的碘制剂,均可能引发全身性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