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慢性疾病 > 糖尿病 > 鉴别诊断
久患糖尿病 易伤视网膜
发布时间:2013-04-07      来源:

    如果您患有糖尿病,一定要警惕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据我国调查显示,49-58%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但是从临床上来看,前来就诊的患者中很多都忽视了这个问题。

    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刘庆淮提醒说,糖网患者从视力下降到视力模糊,有很长一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治疗方法。许多患者来就诊的时候,视力已经受到严重损害,甚至都已经快失明,这个时候治疗效果就很有限了。

    “老眼昏花”可能是信号

    糖尿病患者以中老年人群居多,很多患者眼睛出现“老眼昏花”等现象,就以为是年龄大所致,往往因此而延误了治疗时机。

    在临床上,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会逐渐升高。患有高血压或高血脂症的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会更高。妊娠的糖尿病患者,由于妊娠本身或代谢的变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能会恶化。目前,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

    及时治疗  保护视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易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早期积极而有效地治疗糖尿病,可以延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根据视网膜是否出现新生血管增殖,视网膜病变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即非增殖期和增殖期病变。在非增殖期,患者视网膜出现微血管瘤、出血斑、硬性渗出、棉絮斑等。当病变发展至出现大面积的视网膜血管闭锁,此时病变已开始向增殖期进展,表现为增殖的新生血管沿视网膜表面生长或进入玻璃体内形成增殖膜。当新生血管破裂时,可导致视网膜及玻璃体出血,增殖膜的收缩还可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此时,患者视力严重受累。

    当确诊为非增殖期病变时,应每3-6月检查眼底一次,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此时属较早期病变,多采用局部激光光凝治疗。研究证实,局部激光光凝可减少更多的视力丧失,增加视力进步的机会。

    进入增殖期病变后,应及时对眼底进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从而有效控制病情,保护患者的视力。当病变进展至晚期,发生玻璃体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时,需及时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清除玻璃体积血,去除增殖膜,缓解玻璃体视网膜牵拉,封闭裂孔,使视网膜复位。近年来,眼内注射皮质类固醇及抗新生血管药物对于抑制血管新生以及缓解黄斑水肿,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预防:定期查眼底

    为了早期发现糖尿病引起的眼部病变,无论有无视力改变,均应定期接受眼部检查。等到视力下降后才就诊,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可能已经较重了。建议血糖控制稳定的,每半年散瞳检查一次眼底,血糖控制不稳定的,则每3月检查一次。妊娠、眼部有过内眼手术史(白内障手术、青光眼手术、玻璃体切割手术等)及眼底已有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眼部检查的间隔时间应缩短或遵医嘱复查。

    “糖性近视”

    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常见的眼部异常外,部分糖尿病患者还可能出现白内障、黄斑水肿、糖性近视等眼部病变。

    “代谢异常”——造就“黄斑水肿”、“白内障”

    在人的视网膜上有一块叫做黄斑的特殊部位,它负责我们的“中心视力”,保证我们视物的精确性。糖尿病可造成黄斑部血管和组织之间细胞外液的“进出失衡”,不该流进来的流进来,该流出去的流不出去,最终大量液体集聚在黄斑,引发黄斑水肿。黄斑水肿可致糖尿病患者视力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功能和生活质量。

    白内障也是糖尿病在眼部的“常见把戏”。患者往往双眼晶状体后囊膜混,呈现暗黄色,眼科医生常将其形象地比喻为“锅底样浑浊”。

    “糖性近视”——可引起视物模糊

    当血糖水平增高时,葡萄糖会携带过多水分迅速“搬”入晶体,造成晶体“变胖”,屈光度改变,人会变得有点近视,造成一过性视物模糊。血糖波动较大者,常可出现一天内看东西有时清楚有时模糊的表现。

分享到:

糖尿病人查眼底每年至少一次  上一篇 |下一篇  糖尿病可诱发青光眼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198号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