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主题 > 名医专访
访湖南省中医院名药师王竹鑫教授
发布时间:2009-10-28     来源:君健网

献身岐黄写春秋
——访湖南省中医院名药师王竹鑫教授
●本站记者 黄维为

【专家档案】
    王竹鑫,女,中共党员,大学文化,主任药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师承教育指导老师、国际中西医学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炮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中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专家库成员、湖南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长沙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从事中药工作40余年,集中药临床、教学、科研于一身,擅长于中药炮制、制剂、鉴定。研制开发中药新六类(1)新药一项,主持省级科研课题三项。先后参加省、部级和国际学术会议17次,主编《中药快速鉴别手册》、《中药安全速查手册》;参编的《基本药物手册》已由湖南省科技出版社出版。在学术会议和省级以上报刊、专业杂志发表论文37篇,配方研制的“中药止血粉”在妇产科临床应用止血效果优于常规药物,撰写的论文“中药止血粉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在1986年《全国中华血液学会首届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上交流;《自黄柏根皮提取小檗碱不同方法之比较》,1994年被评为湖南省自然科学三等优秀论文;“中药排气合剂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1996年国际中西医药学术研讨会录用交流并被评为优秀论文。多年来,撰写的优秀论文先后被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国人事出版社、中国古籍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收集刊登。

   三月长沙,春意盎然。记者如约来到王竹鑫教授办公室,只见她一身衣着朴素,满面笑容和蔼,那经历了63年风雨的双眸,依然明亮有神。记者不禁心想,这是一位慈祥的长者!于是,在窗外阵阵扑面而来的春风里,记者和她聊开了话题。

家风: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竹鑫教授祖籍湖南华容,此地北倚长江,南滨洞庭,竹鑫从小就在这秀水碧波间长大。父亲是一位小商人,供职于小镇上的供销社,生活算是殷实;母亲读过古书,儒家伦理思想深入骨髓,并以此影响着竹鑫儿时的心智。竹鑫母亲主张从小就体弱多病的她多学习文化知识,并最终助其走上省城求学之路。

    王竹鑫教授小时住外祖父母家,外祖母也成了另一位对她影响深远的亲人。“严格的家教、严厉的家规”,这是外祖母在儿时竹鑫心中的印象。她说也许母亲同样是受外祖母影响,才会熟古文、通礼俗、明事理。王教授描述着自己深爱的亲人时至今仍饱含深情,她说,这种影响是一辈子的事情,那“坦坦荡荡做人,扎扎实实做事”的家训一辈子铭刻在她的心间。也正是这种家教的指引,王竹鑫教授在中药师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几十个春秋,从不敢懈怠。而如今,“人生在世要心地善良,本分做人,老家有乡亲来求医万不可怠慢……”,年逾八旬的母亲仍经常这样教诲在省城大医院工作且早已是教授身份的儿女们。

    1960年,竹鑫15岁,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中医学院首届药专班。当时社会环境下,学校办学条件简陋,又正逢“苦日子”时期,初次远离家乡的王竹鑫少不了有些不习惯。“当时谭日强教授(著名中医,时任湖南中医学院副院长)等对我们关心有加,国家要求知识分子边劳动边学习,谭教授就说我们要多学习”,忆起那段青春岁月,王竹鑫教授显得淡定从容。在四年求学过程中,王竹鑫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书本、课堂,以此来忘却孤身在外的寂寞。如此认真的学习,使得她为日后的中药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王竹鑫教授当年能背诵很多医古文,现在虽然年纪大了,但很多篇章依然熟记。

    1964年,临近毕业,很多同学都报名要求留校或者留在省城大医院。家人没有料到,王竹鑫毅然选择报名去湘西。有老师找王竹鑫谈心,劝她留省城,但并没有改变竹鑫的决定。“当年思想很单纯,只是一心一意想要去边远而艰苦的地方接受锻炼……”,回首往事,面颊皱纹间,王竹鑫教授当年那份激情犹存。

湘西:难忘那方水土

    大学毕业后,王竹鑫来到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成为这家医院第一位经过专业学习的中药师。1964年,刚刚到该院2个月的王竹鑫就被委以重任,在吉首大学首届中药学习培训班担任教员,而坐在台下听课的很多学员都已是年过半百。后来每次举办药师培训班她都会上台讲学,也可谓是桃林芬芳,如今,她的学生遍布湘西多家医院和药材部门。谈及感受,王竹鑫教授说,作为中药师,能够把自己所学传承下去,实在是大幸。

    在湘西,从当初怀揣信念的意气奋发到坚守那方土地的执著奉献,经历了整整二十八个春秋。当记者问及过往历史,王竹鑫教授说,那里是她的第二故乡,虽然有过太多的艰辛,但依然觉得很眷恋那片土地、那份乡情,惦念着过去的人和事。王竹鑫教授特别提到一位叫做杨世清的老中医,在刚到湘西的时候,这位老人对王竹鑫的工作和生活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他像我的父亲一样关心我,又像师傅一样严格要求我”,王教授说及这位故人不禁陷入沉思。王竹鑫得益于杨世清的教导,学会了很多中医、中药的知识,并传授给她“升丹、降丹汞制剂”的制作技术。为了铭记这位已经逝去的恩师,王竹鑫教授曾坚持每隔一段时间就练习一次“升丹、降丹”制剂的制作,虽然她的技术早已纯熟。

    在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工作期间,王竹鑫所在药房多次获省质量先进单位,个人立过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她心中,对湘西这片热土总是有着诉不完的情愫。她记得1965年第一次被派遣参加州医疗队赴桑植县,她和另外一位队员还去了一位麻风病人家里。1966年10月,被抽调参加省医疗预防大队赴醴陵县。还是这年年底,她再次以医疗队组长的身份被派往张家界(原大庸县永定镇),直到文革武斗开始,才被迫返回医院。1977年,文革结束后,以第一支医疗队队员的身份被派遣下乡,这次去了花垣,一去就是大半年。临行前,女儿患了急性黄疸肝炎住院,在王竹鑫焦急万分的时候,工作在公安战线的丈夫一边安抚她一边说,“去吧,这有我呢”……

省城:一路攀登一路歌

    1992年,王竹鑫教授以中医药骨干身份被调回湖南省中医院。重回故地,已是28个春秋更替。王竹鑫教授仍然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同时积极改善药房管理。担任药剂科主任期间,行政工作始终做到公开、公正、民主、透明。

    王竹鑫教授一生殚精竭虑,即便如1995年遭遇车祸,她依然为工作而坚强执著。王教授清晰的记得,那是1995年的9月2号,上班路上在公交车内不幸摔倒(因公交车紧急避险),造成压缩性骨折、骨裂,但在病情尚未痊愈的情况下,提前出院投入工作,参加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分级管理检查评审工作。至今,受伤部位仍会因为久坐或天气等原因感觉不适。

    王竹鑫教授毕生致力于中药研究终获丰硕成果,但相对我国中药研究这条漫漫长路,她说总感力量微薄,总感时间不够用。王教授一生,从中药调配到中药制剂、中药检验、鉴定无所不能,科、教、研无所不及,由她主持研制的中药原第三类新药“厚朴排气合剂”于2005年9月获得新药证书,经批量生产投放医药市场。该药是用于腹部手术后引起的早期肠麻痹的良药。主编的《中药快速鉴别手册》、《中药安全速查手册》深受业内人士和中药爱好人士的好评,畅销于国内各省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再版发行。在师承教育期间,对继承人高标准、严要求,经过三年学习后,在省中医药局召开的表彰大会上,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采访中,王教授还真诚地告诉记者,百姓对中药的使用存在误区,很多人认为中药是无毒性的,实际不然。她致力于中药研究,一是为了开发更好的新药,二则也是为了研究如何合理用药,将用药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王竹鑫教授说她一生过得很充实,对她的事业,她的家人一直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理解。那个曾经生病时没有妈妈陪伴其左右的女孩已经长大,现在王竹鑫教授还经常收到儿女提醒她注意休息的短信问候;当偶有忙到深夜时,也总会有家人为她披上一件外套……如今,花甲已度的王竹鑫,白发已悄然爬满她的双鬓。蓦然回首漫漫的人生长河,那一串串深深浅浅的足痕,不正告诉世人,这是一位献身岐黄的女医学家留下的生命的印记么?

君健网(www.junjian99.com)专稿,转载方请明确注明出处及链接,或完整保留此版权信息。

 

分享到:

追记医学心理学泰斗龚耀先教授  上一篇 |下一篇  访长沙市第四医院院长段晓明博士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198号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